2025.05.14 02:27 臺北時間

汽車關稅使日產財務雪上加霜 拋重組震撼彈將關7廠裁2萬人

mm-logo
時事
汽車關稅使日產財務雪上加霜 拋重組震撼彈將關7廠裁2萬人

日產截至3月的會計年度淨虧損,達到6,700億日圓(約新台幣1,474億元)。這是日產史上最大的淨虧損之一。日產所面臨的不僅是財務虧損,在美國和中國等主要汽車市場的銷售也十分慘淡,加上對北美、拉丁美洲、歐洲和日本資產進行審查所產生的減損費用,導致營運更為疲軟,過去12個月的營業利潤為698億日圓(約新台幣153億元),較前一年下降了88%。

Espinosa表示:「全年的財務、業績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現實情況是成本結構太高,高到收入根本無力承受。」因此日產將整合泰國工廠,並將阿根廷的生產轉移至巴西,到了2027年會計年度全世界將會關掉7個工廠、全球裁員2萬人,以降低固定成本。而此次的重組計畫與1999年的日產復興計畫相似,當時公司也是陷入財務困境,裁減了2萬1000名員工、並關閉了在日本的工廠。

雪上加霜的是川普還對美國以外生產的汽車徵收25%的關稅。日產評估,關稅政策將造成4,500億日圓(約新台幣990億元)的負面效應。為了減輕影響,日產必須善用在美國的生產基地、當地製造汽車。而且沒有足夠研發資金下,這位日產執行長的工作重點之一便是要想辦法自救,看看有沒有與其他車廠進行合作的機會。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電動化軟體開發成本的上升,Espinosa也說,與其他人合作「沒有任何禁忌」。儘管,他在上任之前,日產與本田的合併談判就已告吹。不過,本田、日產、三菱三家車廠仍在考慮根據去年8月簽署的戰略夥伴關係,於個別的業務上進行合作,日產執行長透露:「我們正在積極尋找與本田在美國市場的合作機會。」

而前日產高層、現任台灣鴻海(富士康)電動車首席策略長Jun Seki(關潤)也希望與日產建立關係、生產電動車。鴻海已與三菱汽車敲定一項電動車供應協議,計劃於明年在澳洲推出。另外,鴻海還將為日本生產電動巴士。鴻海的策略是專注B2B市場,無意推出自己的電動車品牌,而是拿出已開發完成的平台與現有汽車製造商合作。Jun Seki自承還沒跟Espinosa進行溝通,但既然Espinosa為了日產願意與多家夥伴合作,那麼與鴻海的接觸也指日可待。

鴻海電動車策略長關潤日前在日本舉行電動車策略說明會,解說鴻海電動車的商業模式、以及近年EV領域的進展。(翻攝鴻海臉書)
鴻海電動車策略長關潤日前在日本舉行電動車策略說明會,解說鴻海電動車的商業模式、以及近年EV領域的進展。(翻攝鴻海臉書)


更多鏡報報導
千億總裁臨老入花叢 王文洋事業橫跨兩岸
王文洋被爆當「甜心爸爸」包養女學生還產子 一窺「上流老司機」網站!多位富豪愛玩
台灣太小了!泓德要當亞太能源商 助澳洲成為再生能源超級大國
更新時間|2025.05.14 02: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