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 media logo
sponsor this articledonate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

已複製連結至剪貼簿

【攝影筆記】無處不是攝影棚 酒廠篇

拍出來的成果大約是這樣。

拍照前,就聽到記者跟公關在電話中討論採訪事宜,對方似乎很擔心其他媒體已經採訪過了,怕拍到的畫面會太像,記者再三掛保證不必煩惱,我們一定拍得更好。我在旁邊對記者說,李小于你告訴她是我去拍的,安啦。我沒說的是,反正最差就是真的拍很醜,然後整篇不登了而已,是會怎樣?到了工廠,哎呦還真的是工廠,不太好處理。之前話說太滿,這下子不認真拍都不行了......。

產品直接在機器上拍就是這樣。我想起有位攝影前輩跟我說,攝影就是玩比例、光影、和諧、衝突、色彩。那就用燈光幫這張照片加點料吧。
產品直接在機器上拍就是這樣。我想起有位攝影前輩跟我說,攝影就是玩比例、光影、和諧、衝突、色彩。那就用燈光幫這張照片加點料吧。
產品直接在機器上拍就是這樣。我想起有位攝影前輩跟我說,攝影就是玩比例、光影、和諧、衝突、色彩。那就用燈光幫這張照片加點料吧。
我在產品的左邊拉一張描圖紙,後面打一盞反射傘,閃光燈上面加上橘色濾片。描圖紙的作用是希望製造打在玻璃瓶子上的光線是整個柔和的面光,而不是一個刺眼的光點。反射傘上的閃燈加橘色濾片,原因是想在另一盞燈上發出藍色的光,但我根本沒有藍色的濾片,只好先在這盞打上橘燈,再降低相機上的白平衡,讓橘燈變白,這樣另一盞白燈就變藍了。啊哈哈哈我好聰明啊。
我在產品的左邊拉一張描圖紙,後面打一盞反射傘,閃光燈上面加上橘色濾片。描圖紙的作用是希望製造打在玻璃瓶子上的光線是整個柔和的面光,而不是一個刺眼的光點。反射傘上的閃燈加橘色濾片,原因是想在另一盞燈上發出藍色的光,但我根本沒有藍色的濾片,只好先在這盞打上橘燈,再降低相機上的白平衡,讓橘燈變白,這樣另一盞白燈就變藍了。啊哈哈哈我好聰明啊。
我在產品的左邊拉一張描圖紙,後面打一盞反射傘,閃光燈上面加上橘色濾片。描圖紙的作用是希望製造打在玻璃瓶子上的光線是整個柔和的面光,而不是一個刺眼的光點。反射傘上的閃燈加橘色濾片,原因是想在另一盞燈上發出藍色的光,但我根本沒有藍色的濾片,只好先在這盞打上橘燈,再降低相機上的白平衡,讓橘燈變白,這樣另一盞白燈就變藍了。啊哈哈哈我好聰明啊。
接著在產品的右下方埋了第2盞燈。這盞就是原本預計要發出藍光,但沒有藍色濾片的燈。燈頭套上自製鋁箔包飲料的包裝,讓光線不要散掉,更集中打在產品上。因為相機上的白平衡設定已經降低色溫了,所以這盞白燈就變成了藍光。
接著在產品的右下方埋了第2盞燈。這盞就是原本預計要發出藍光,但沒有藍色濾片的燈。燈頭套上自製鋁箔包飲料的包裝,讓光線不要散掉,更集中打在產品上。因為相機上的白平衡設定已經降低色溫了,所以這盞白燈就變成了藍光。
接著在產品的右下方埋了第2盞燈。這盞就是原本預計要發出藍光,但沒有藍色濾片的燈。燈頭套上自製鋁箔包飲料的包裝,讓光線不要散掉,更集中打在產品上。因為相機上的白平衡設定已經降低色溫了,所以這盞白燈就變成了藍光。
臨時設置的攝影棚,跟預想的成果相去不遠,拍完收工。
臨時設置的攝影棚,跟預想的成果相去不遠,拍完收工。
臨時設置的攝影棚,跟預想的成果相去不遠,拍完收工。
產品直接在機器上拍就是這樣。我想起有位攝影前輩跟我說,攝影就是玩比例、光影、和諧、衝突、色彩。那就用燈光幫這張照片加點料吧。
我在產品的左邊拉一張描圖紙,後面打一盞反射傘,閃光燈上面加上橘色濾片。描圖紙的作用是希望製造打在玻璃瓶子上的光線是整個柔和的面光,而不是一個刺眼的光點。反射傘上的閃燈加橘色濾片,原因是想在另一盞燈上發出藍色的光,但我根本沒有藍色的濾片,只好先在這盞打上橘燈,再降低相機上的白平衡,讓橘燈變白,這樣另一盞白燈就變藍了。啊哈哈哈我好聰明啊。
接著在產品的右下方埋了第2盞燈。這盞就是原本預計要發出藍光,但沒有藍色濾片的燈。燈頭套上自製鋁箔包飲料的包裝,讓光線不要散掉,更集中打在產品上。因為相機上的白平衡設定已經降低色溫了,所以這盞白燈就變成了藍光。
臨時設置的攝影棚,跟預想的成果相去不遠,拍完收工。
文 |
  • 李明宜
攝影|
  • 李明宜
主播|
  • 智偉
延伸閱讀
  • 【攝影筆記】嘉義秘氏咖啡 重現1928年昭和時光
    【攝影筆記】嘉義秘氏咖啡 重現1928年昭和時光
  • 【攝影筆記】法國釀酒師好台 偶像竟然是伍佰
    【攝影筆記】法國釀酒師好台 偶像竟然是伍佰
  • 跪下、趴地、抱小孩 美食採訪攝影不是你以為的爽爽der
    跪下、趴地、抱小孩 美食採訪攝影不是你以為的爽爽der
  • 【攝影筆記】即使摔死、被拘捕也要拍的攝影魂
    【攝影筆記】即使摔死、被拘捕也要拍的攝影魂
  • 鏡週刊紙本雜誌
  • 訂閱電子雜誌
  • 內容授權
  • 下載APP
  • 新聞自律綱要
  • 《鏡週刊》AI使用準則
  • 鏡週刊紙本雜誌
  • 訂閱電子雜誌
  • 內容授權
  • 下載APP
  • 新聞自律綱要
  • 《鏡週刊》AI使用準則
  • 客服信箱MM-onlineservice@mirrormedia.mg
  • 客服電話02-6633-3966
  •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本網頁使用 YouTube API 服務, 詳見
YouTube 服務條款、 Google 隱私權與條款
瀏覽此頁面即代表您同意上述授權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