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9 16:28 臺北時間

特赦正義駭客史諾登? 資深作家新書直指他是間諜

mm-logo
時事
特赦正義駭客史諾登? 資深作家新書直指他是間諜
前美國中情局職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駭入美國國家安全局,竊取並公布政府大規模監聽民眾的「稜鏡計劃」,震驚了全球新聞界。
美國人對史諾登的情緒愛恨交雜,支持者認為祭出重刑讓「吹哨者」(whistle blower)噤聲會傷害民主體制,因此在網路串聯要求歐巴馬在卸任的最後時刻特赦史諾登(網路連署已超過百萬人),但另一邊也有人認為網路駭客動搖國本,即將上任的川普就曾說他正考慮是否對史諾登處以死刑。
到底史諾登是揭發政府不法的愛國英雄,還是洩露國家機密的體制叛徒,恐怕永遠不會有結論。
不過,美國資深的調查報導作家厄普斯坦(Edward Jay Epstein),在他出版的新書《美國怎樣弄丟了它的秘密:史諾登其人其事》(How America Lost Its Secret:Edward Snowden, the Man and the Theft)中,倒是有第三種說法,根據他的研判,史諾登是俄羅斯的間諜。

史諾登揭密 掀全球最大監聽風暴

2013年,曾經任職美國中情局,以外包身分在美國國安局工作的史諾登,與華盛頓郵報和衛報等新聞媒體合作,在香港揭露了美國政府大規模監聽的活動。
史諾登隨後遭到美國和英國政府的通緝,從香港轉往莫斯科,並獲得俄羅斯的居留許可。
這個甚至沒有拿到中學文憑的青年,為什麼能進入美國情報機構的最核心,而他竊取大量機密資料並公諸於世,到底動機是什麼,至今仍充滿許多謎團。
50多年前以甘迺迪暗殺調查報導成名的作家厄普斯坦,最新的史諾登調查報導引發正反評價。(照片取自東方IC,攝影:Angela Pham)
高齡81歲的美國資深調查報導作家厄普斯坦,在他最新出版的書裡,相信他自己已找到了夠聳動的答案:史諾登是個間諜。就算他一開始只是打算揭露官員的不法勾當,但在他到達莫斯科的那一刻,就已經成了主動提供資料的情報人員,而且一切都是在俄國領導人普丁個人同意的安排下。
出版社的書介中,形容這本書是「全新的揭露,以具有說服力的方式挑戰了一般大眾對駭客史諾登『復仇天使」的正面形象,同時揭發美國的國家安全體系是多麼地脆弱,有如政治驚悚小說般刺激。」
厄普斯坦親身到全球相關地點調查,堆累了大量的調查資料。書中他質疑,儘管史諾登辯護自己所作所為是愛國的行動,但實際上最後卻棲身莫斯科,並成為俄羅斯重大的情報資產。

正義熱血男vs吹牛自大狂 新書揭史諾登多重面向

國安情報專家Stephen Budiansky在華爾街日報的書評裡,也肯定厄普斯坦,認為他至少證明了史諾登本人版本的故事確實有很多地方難以自圓其說。書中從一開始,厄普斯坦就提出了史諾登至今仍未能回答的一些重要問題。像是:
  • 身為一個中階技術契約員工,為何史諾登能通過內建的多重安全機制,獲取如此高度機密的資料?
  • 史諾登為何選擇香港做為逃亡的第一個目的地,而不是與他合作的記者葛林華德(Glenn Greenwald)所在的,而且與美國沒有引渡協議的巴西?
  • 除了稜鏡計劃之外,為什麼他還拿走了為數近百萬筆和監聽行動毫無一點關係的極敏感文件?
Budiansky認為,厄普斯坦質疑史諾登動機的最重要證據,其實並非來自他親身的調查訪談,而是他仔細篩檢了當初被新聞媒體有意或無意忽略的公開記錄。
最明顯的資料,是史諾登在Ars Technica網站裡,以化名TheTrureHooHa的長串貼文,時間從他十七歲開始,一直持續到在日內瓦短暫擔任中情局雇員為止。在這些貼文裡,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一個言行奇怪、滿腹憤慨的年輕人,而非全然是熱血愛國的形象。
比如說:史諾登在貼文裡會一再誇大他的職位和薪水,並詆毀他身邊每個人的能力;他幻想自己成為一個男模特兒,吹噓自己的身材並且張貼裸露上半身的照片;他也瘋狂投入期貨交易,並在損失兩萬美元之後發表了帶有一串髒字的咒罵,批評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和金融體系。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還有,當初他被迫從中情局辭職,是因為竄改自己的員工評價。
接著他還駭入了國安局行政檔案,竊取他們的員工測驗的解答,妄想自己如果測驗滿分,就會以資深主管的職務被任用。他甚至還宣稱個人獲得授權,可攔截歐巴馬總統私人通信。這個說法,對國安局有最基本常識的人都應該付之一笑。
不過,書裡頭重要的推論--「史諾登是俄國間諜」--雖然夠聳動,書評家對這個說法卻多半存疑。
Budiansky在他的書評裡說,厄普斯坦的新書裡「沒有任何可以駁倒史諾登眾多死忠擁護者的新說法」。雖然書裡國外旅行的描述和未具名來源的私密會面情節令人屏息,但是到最後,作者充其量也只能找到一些情境證據來佐證他大膽的論點。
五十年前,厄普斯頓的第一本成名代表作《審訊》(Inquest),是以甘迺迪遇刺案和其後負責調查的「華倫委員會」為主題。主角也是生活在莫斯科的神秘年輕人李哈維奧斯華(Lee Harwey Oswald)。
紐約時報的書評所說,這本新書給人「彷彿是他最偉大的精選集回顧」的感覺,因為書裡「同樣觸及了厄普斯坦長期關注的多個方面:俄羅斯、電影、和媒體、自由主義的輕言輕信、特別是還有穿透、潛出、偽裝、和其他種種反間諜的面向。」
事實上,早在2014年,厄普斯坦就曾經大膽論斷,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前歐巴馬總統官員」告訴他,史諾登竊密案只有三種可能解釋:1)俄國間諜行動,2)中國間諜行動,3)中俄聯合間諜行動。
但是他自稱的「情境建構」的調查方法論,顯然沒有幫他在書中提出更多更有力的論證。
比如說,史諾登如何成功竊取資料,以及他是否直接把資料交給俄國人,這些關鍵問題就讓厄普斯坦陷入了循環論證的圈圈裡。
書中他說史諾登必然有共犯協助進入國安局的電腦,因為,如果照國安局官員說詞,史諾登光靠騙取同事給他密碼就登入「是難以想像的」。他也說,史諾登還停留在香港的期間,必然已經和俄羅斯的最高層有所接觸,才能夠沒有簽證就登上俄航客機飛到莫斯科。他一定和俄羅斯情報單位主動合作,因為不這樣做「是難以想像的」。
也難怪紐約時報的書評會形容這本書是「一塊用臆測做成的,非常鬆軟、顫動的金黃色蛋奶酥」--美味誘人但不怎麼牢靠:

在《美國怎樣弄丟了它的秘密》這本書裡,你能看到的是一串連貫的假說構築的輪廓。也許,史諾登不是俄國就是中國,或者兩國一起,將他安插到國安局的。也許,在國安局工作的期間,他還跟其他還沒有被發現的、同樣為外國勢力效命的內賊一起合作過。也許,在香港的期間他接受中國當局照顧,從他抵達香港到主動出面的兩個星期期間,中方已經聽取了他詳盡的報告。也許,在莫斯科也發生同樣的事,在他抵達莫斯科的前三十七天,藏身在機場安全區的某個地點,也曾發生同樣的事。也許,他叛逃的回報,就是在俄羅斯過著隱匿安全的生活 . . .。
整體來說,厄普斯坦新書裡的證據,提供了對史諾登駭客形象之外更多的面向。史諾登揭發國安局監聽行動的動機,或許是心理上的原因要大過於政治上原因。但是書裡所宣稱的重大發現,也就是史諾登是間諜的說法,卻仍然是風聲大雨點小,是由一連串陰謀論串成的假設。
(首圖為2016年12月國際特赦組織在波蘭格但斯克歐洲團結中心發起一人一信請願聲援史諾登。畫面取自東方IC)
參考資料:
Is Edward Snowden a Spy? A New Book Called Him One. (紐約時報)
Edward Snowden's Real Motive (華爾街日報)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