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8 07:01 臺北時間

【無現金社會(中)】取消紙鈔 英國研究報告:這些人將活不下去

mm-logo
文化
紙幣仍是許多英國人仰賴的支付工具。(東方IC)
紙幣仍是許多英國人仰賴的支付工具。(東方IC)
傳統上,市場和攤商,是塑膠貨幣或電子支付最難攻占的一塊領域,因為擺攤位置不固定,幾乎不可能設置刷卡機或相關設備。但在iZettle這類可以連結手機的讀卡設備問世之後,就連攤販也找不到理由不給客人刷卡了。
2017年,英國的簽帳卡消費次數達132億筆,而現金交易的次數僅有131億筆,是英國通貨史上「現金」首次被其他支付工具迎頭趕上。而若是再加上信用卡、支票、行動支付等其他付款方式,現金式微,逐漸從人類經濟概念和交易行為中消逝,似乎已非無法想像,而是正在發展中的長期趨勢。
但人類使用了上千年的鈔票、紙幣,真的會在短短幾年內,就消失殆盡,成為博物館的收藏品嗎?
實際上以英美而言,2000年以來的鈔票印行量不只沒減少,反而大幅增加。英國去年的紙鈔發行量是本世紀初的兩倍;而美國聯準會2000年發行的鈔票量還不到6,000億張,到了2017年竟衝上1.5兆張。這些暴增的實體貨幣,有些是被年紀較大、習慣要摸到錢的年長民眾塞進了鞋盒裡,擺在衣櫃上,有些則是被從事違法勾當的罪犯或犯罪組織,藏入了金庫或保險箱裡;根據最近出爐的一份報告,英國境內這類純依賴現金且未向當局申報的「地下經濟」活動,規模約在2230億英鎊之譜,超過了英國GDP的一成。
主張「無現金社會」的人,經常高舉的理由之一是棄用現金可遏止逃稅、打擊非法。這個說法從宏觀角度以及對多數人來說,大致無誤。但仔細檢視現金的使用者和使用場合,卻會發現現金仍有其不可取代性。
上述的英國研究報告發現,將近半數受訪英國民眾都表示若是停止發行貨幣,對生活將會造成不便;另外更有14%的人說,少了鈔票硬幣根本就無法正常生活。
現今英國的便利商店仍有3/4的交易是以現金完成;而若是取消了貨幣,超商櫃檯上擺的公益捐款箱,和教堂寺廟裡的捐獻櫃,恐怕都將會首當其衝,讓慈善和宗教組織的收入立刻少掉一大半。同樣的理由,那些靠打賞攢錢的街頭表演者,以及路邊的街友,也都必須仰賴實體貨幣才能存活。
研究團隊統計,全英國目前仍有2,500萬人是生活在「現金經濟」體制下,超過了總人口1/3。在打造「無現金社會」之前,恐怕還須先思考如何兼顧這些人的生存需求。
資料來源:Financial Times, Quartz,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The Guardian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