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馬偕兒童醫院BOT案因為有龐大利益,早就成為各方人馬覬覦的對象,馬偕董事會也因此成為各方角力的戰場。本刊調查,BOT案第1階段標案,也就是PCM(專業營建管理)標案,金額約1億元,取得PCM的團隊,等於拿到後續工程的主導權。
馬偕董事會原本從院方選出5名專業人士當評審,但後來政治力介入,1名有工程背景的新竹市議員成為第6位評委。接著教會的手伸入,再加了3名評審,最後變成9人的大評審團,讓標案主辦人、馬偕新竹分院長蘇聰賢感到無奈。
本刊調查,PCM投標廠商共有4家,包括「亞新工程顧問公司」「威信工程顧問公司」「美商栢誠國際公司」「丁文正建築師事務所」。今年1月16日開標,由分數最高的亞新、威信2家公司入圍。
根據經濟部的資料,「亞新」有43年歷史,實收資本額1.97億元,負責人莫若楫;「威信」成立至今27年,實收資本額2,700萬元,負責人賀仲華。2間公司的規模有不小落差。
PCM標案原本預定1月18日議價,決定最後出線廠商,不料16日開標後,長老教會突然決議,將馬偕董事長劉伯恩停職,18日的議價因此暫停,緊接著馬偕董事會更將劉停權,並選出蔡國明代理董事長職務。蔡國明是在新竹市開業的牙醫師,曾獲選新竹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與地方政府、民代關係很好。
另一方面,本刊也接獲爆料,後來加入評審團的新竹市議員,是議會警政、衛生委員會的成員,他幫特定廠商護航,甚至在開標前,就已將部分馬偕兒童醫院的工程,私下轉包出去。
本刊調查,新竹兒童醫院BOT案,是由新竹市政府提供土地,再委託醫療機構興建、營運,委託期間50年。全案在去年2月公告招商,包括馬偕、亞東、新光、台大、國泰等7家醫療機構,都表達高度興趣,最後由馬偕醫院出線,最快在2021年落成啟用,核心任務是提供重症及難症醫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