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寶珀50噚,才是歷史上第一只專業潛水錶
很多人都以為,歷史上第一款的潛水錶是勞力士的水鬼,事實上,寶珀(BLANCPAIN)50噚比勞力士還要早量產,並制定了潛水錶的規則,是現代潛水錶的真正始祖。
為什麼寶珀當年會開發潛水錶?因為當時寶珀總裁Jean-Jacques Fiechter,自己就是一個專業潛水愛好者。他意識到計時對潛水者的重要性,也發現市面上沒有一款手錶能滿足他的需求。因此,他以自身潛水經驗與實際需求,於1952年打造出一枚潛水錶進行試戴。
另一方面,法國海軍蛙人特種部隊上校Bob Maloubier,也一直在尋找能在水底下使用的計時器。他們發現了Fiechter腕上的潛水用錶,如獲至寶,立即向寶珀訂購,並於1953年正式交貨。
而勞力士的潛航者型,則是於1953年製作完成進行測試,1954年才在巴塞爾錶展正式發表的。
〈02〉排氦氣閥,你根本用不到
愈來愈多入門級潛水錶也增加排氦氣閥功能,並藉此來製造行銷話題。事實上,很少人會用得到排氦氣閥,即使是身經百戰的休閒潛水教練,也用不到。排氦氣閥是針對在深海工作的潛水伕,「必須住在高壓潛水艙裡生活」的飽和潛水專業人士而設計的。所以,如果是戴著潛水錶潛到海底看魚的水肺潛水,潛得再深,手錶也不需要排氦。因為你的手錶只會接觸到海水(並且防止海水滲入),並沒有接觸到加壓艙內的特殊氦氧混和氣體,既然沒有氦氣,又排什麼氦?
那麼,為什麼手錶品牌還是爭相推出排氦氣閥功能的潛水錶。早期有此功能的,都是專業級的深海飽和潛水專用錶,例如勞力士的Sea-Dweller(海使型)或SEIKO的Marine Master(鮪魚罐頭)。這些錶款訴求於專業人士,一般消費者很少會去購買這樣的錶款(例如勞力士「潛航者」就沒有排氦功能,藉此做出專業用錶與休閒用錶的區隔)。哪知道,在媒體不斷渲染下,弄得好像潛水錶非得要有排氦氣閥才專業,逼得許多入門級錶款也做。究竟有沒有需要?你自己判斷囉!
〈03〉潛水錶圈,只能轉一邊
有人買了潛水錶,發現錶圈只能逆時針旋轉,順時針方向則整個卡住完全不動,心裡嘀咕:「怎麼這麼難用!」但事實上,單向旋轉錶圈的設計非常重要,有可能關係到潛水者的生命安全。
潛水錶圈是用來計算潛水時間的工具。下水時,轉動錶圈的中央標記(三角形標記或大型螢光點)對準分針,如此下水之後,就可以從分針與錶圈時標的相對位置,判讀在海裡待了多久。
然而,考慮到在水中的情況多變,有可能遇到海流導致手錶擦撞。這時候,只能逆時針動作的錶圈,就算因撞擊而被轉動了,也只會顯示增加了潛水的時間,而不會顯示縮短,造成潛水者的誤會。如此才可以保證潛水者能在擁有足夠氧氣的情況下進行潛水,並緩緩上升。
〈04〉防水200米以上才能潛水
手錶的防水等級,是許多消費者覺得很混亂也一直搞不懂的地方。例如:明明手錶有防水30米功能,卻被交代只有洗手或淋到雨時不會進水;防水50米也只能戴著洗澡或洗車;必須要防水200米才能潛水。但偏偏我們進行休閒潛水時,頂多又只會潛入30、40米的深度。
因為,錶廠雖然為手錶做了很多防水設計,但卻沒有辦法每支手錶都拿到海裡進行防水深度測試,而是在廠房裡以加壓測試。這些測試都是在手錶完全靜止的狀態下進行。不過,我們平常戴著手錶活動,卻有可能因動作而增加手錶承受的水壓。手錶本身的防水膠圈也會因為時間老化,而減低其防水效能。加上,品牌也很難在其手錶上標誌「只防水1公尺」這麼誠實的數據了,所以手錶防水等級,目前可以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參考值。
另外,水深每增加10公尺,即增加1個大氣壓,也就是1BAR或1ATM,故抗壓3BAR(3ATM)即防水30公尺;10BAR(10ATM)為防水100公尺。
〈05〉夜光為什麼那麼重要
夜光是潛水錶標準條件中非常重要的項目。因為潛入海底愈深光線愈暗,所以潛水錶都會配備極醒目的指針和刻度,同時還要塗上大面積的螢光塗料,以便在黑暗中也能看清楚時間。
早期,軍用手錶採用的夜光材料是鐳(也就是沛納海Radiomir系列名的由來),但由於鐳含有過量的放射元素而被停止使用。二次大戰之後開發出氚元素的夜光塗料,危險性雖不像鐳那麼強,但仍有少量放射性;1960年,日本Nemoto & Co.Ltd.與瑞士RC TRITEC Ltd.合作成立公司,推出Super-LumiNova專利塗料,完全擺脫放射性的危險,成為最普及的夜光塗料。另外,目前波爾錶採用的氚氣微型燈管,則是把氚元素封印於玻璃管中,也不會有放射危險。
〈06〉手錶承受極限是海底10,000米
前面提到,錶廠為潛水錶設計了各種防水的功能,卻很少有品牌把手錶實際拿到海底去進行壓力測試,但還是有手錶品牌真的這麼做了。
歷史上,最著名的潛水錶深潛事蹟都是由勞力士創造的。1960年,勞力士製作一款實驗性的Deep Sea Special錶款,跟隨深海潛艇里雅斯特號(TRIESTE)潛入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底部,以10,916米的深度,打破當時的深潛紀錄。不過,那時的Deep Sea Special是特製錶,擁有極厚的玻璃,根本不可能佩戴。2012年,勞力士再次贊助由鐵達尼號大導演詹姆斯柯麥隆主導的海底探險拍攝計畫,以Sea-Dweller DeepSea錶款(錶徑44mm,防水3,900米)為原型,製作DeepSea Challenge特殊款(錶徑51.4mm,防水12,000米),掛在探險潛艇的機械手臂上,抵達10,908米的海洋最深處。
如果以市售量產版本的手錶來看,SEIKO去年把防水1,000米的Marine Master鮪魚罐頭潛水錶,以無人載具潛入水中進行實際測試,結果其防水能力遠遠超越標示的1,000米,其中石英機芯款在3,248米深停止走時,而機械款則到4,299米深才停止走時,整個過程全被錄影記錄下來。
〈07〉徒手潛水挑戰人體的極限
早期,潛水錶是為了專業潛水人員而設計,進行海底救生、施工、勘探,或者科學考察等任務,潛水員在器材保護下進行飽和潛水,其作業深度可達到海底300多公尺。不過,目前潛水錶主要客層針對一般消費者,各品牌紛紛簽下「徒手潛水」好手做為錶款代言人,以超越極限做感性訴求,並一次次打破世界紀錄。
所謂「徒手潛水」就是沒有任何潛水器具輔助,只憑著腳上穿的蛙鞋,憋一口氣,循著鋼索直直潛下深海。這項運動有極高的危險性,很多人因此喪生,卻不減人們追求極限的熱情。盧貝松名作《碧海藍天》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
日前,沛納海簽下法國徒手潛水好手Guillaume Néry做為品牌代言人,他曾於2015年創下139米的紀錄。
〈08〉潛水錶也有ISO認證
現代潛水錶是1952年由寶珀總裁Jean-Jacques Fiechter以自己潛水的經驗與需求而發明。同時,他也發明了「雙重密封錶冠」「環形橡膠槽」與「可鎖定單向旋轉錶圈」3項專利。1954年之後,潛水錶蓬勃發展,眾品牌各展所長,發明更多的功能,但都沒有像「天文台認證」那樣普遍獲得所有人認同的官方認證標準,誰也不服誰。
1996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SEIKO的協助之下,制定了一套ISO 6425潛水錶標準認證。這項認證包括單向錶圈設計、面盤可讀性、抗鹽、抗磁、抗震、抗壓與錶帶拉力測試,全數通過才算是合格的潛水錶。
不過,目前申請ISO 6425認證的品牌,還是不多。畢竟機械潛水錶是戴好玩的,真正在潛水的人,一定會有更完善的全套電子儀器。但值得一提的是,必須要通過ISO 6425認證,才可以在手錶上打出DIVER'S字樣,從這裡就可以判定它是不是一款通過認證的潛水錶了。
〈09〉錶帶為什麼要伸縮?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潛水錶的伸縮錶帶是一項最顯而易見的優點,有了這個可以進行長度微調的伸縮結構,可以把錶帶調整到最舒適的長度,也不用擔心手腕變粗變胖,日常佩戴非常方便。但事實上,伸縮錶帶可不是為了讓你放心變胖,而是為了讓潛水員可以把手錶戴在橡膠防寒衣的外面而特別設計的。
另外一方面,當潛入海底之後,每10公尺就多承受一個大氣壓力,所以在潛水過程中,防寒衣的厚度在海水的擠壓之下縮小,錶帶也會因此變鬆而容易脫落,因此SEIKO在1975年開發的世界第一只蛇腹式錶帶,它的伸縮性能可因應水壓變化調整尺寸,讓手錶緊緊綁在腕上絕不脫落。
〈10〉史上最成功的潛水錶是…
來到最後,究竟誰是鐘錶史上最成功的潛水錶呢?答案或許你已經知道,也就是勞力士的Submariner潛航者型(水鬼)。這款手錶於1953年發明,1954年上市至今,歷經各代演變,不斷累積各種故事,已成為鐘錶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錶款。同時也是勞力士永遠都很難買到的型號。目前,如果沒有特殊管道,要買1只水鬼,可能得等上好幾個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