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瑪士表示,大約15、16歲時,他每天都要看3至4部電影,一天看電影的時間至少5、6個小時,而且什麼類型都看。那時期他在美國念高中,如今已停業的「百視達」就像他的影視圖書館,他抱著做功課的心情看大量電影,並且立志要報考電影學校。
他第一次接觸攝影機,是來自家鄉萊比錫的一個電影俱樂部。他們提供拍攝設備給當地人使用,拍些拳擊比賽、足球賽或芭蕾舞表演等短片,他因為對攝影機的運作感興趣,因此利用設備拍了一些缺乏情節的短片。
高中念完回到德國,湯瑪士如願進了位於德國南部的巴登符騰堡邦電影學院(Filmakademie Baden-Württemberg)。該校於1991年創立至今,在國際享有盛名,教學涵蓋編導、攝影、製作、音樂和動畫,培育出的學生常在各國際影展上獲獎,曾五度獲頒學生奧斯卡最佳外語短片獎,2012年拿獎的湯瑪士是其中之一。
湯瑪士的電影總是以社會邊緣人為主角,對此他表示, 這是他和作家克萊門斯梅耶爾( Clemens Meyer)合作的原因,「克萊門斯也關注那些人物,我們不認為他們是卑微、渺小的邊緣人,反而覺得他們很有趣、很偉大。他們必須為生活奮鬥,因此只要一點點小確幸或信仰就能打動他們,我覺得他們身上有很多故事。」
他的下一部電影仍將和克萊門斯合作,暫名為《The Silent Satellites》。這是3段式電影,由3個獨立的愛情故事串起來, 彼此沒有連結,但卻能互相支援和補強。
湯瑪士表示,原本他認為觀眾也許看膩了他倆的作品,但今年初參加柏林影展, 他感覺一切還沒有結束。「我們一起創造新的藝術形式,雖非新的電影形式,而是故事、角色和拍攝方式的合作方式,從《心靈重擊》(A Heavy Heart)到《賣場華爾滋》,我想延續這個模式,再和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