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領息是近來熱門的理財提案,存股達人周文偉以存股10多年累積超過3千萬元資產的經驗分享,想靠股利過退休生活,最好不要買電子股,理由是電子股波動大,容易受景氣影響,獲利也較不穩定。「台灣多數電子股不適合存股20年,除非幸運買到極少數的績優成長股,例如台積電。」
【上流老人理財攻略】讓股子股孫養下半生 達人說這類股不要碰
![存股達人周文偉建議,退休想靠股利生活,最好別買易受景氣影響、獲利不穩的個股。](/images-next/loading@4x.gif)
想要活到老有錢到老,就要活到老學理財到老,像是每年穩收160萬元股利、曾是流浪教師的周文偉(華倫老師),就因為聰明存股,得以在40多歲的壯年提早離開教職,如今寫寫文章、分享投資經驗,是他的日常。
而周文偉自己存股只挑民生消費股和環保股,「因為就算景氣差,蘋果手機可以不買,但民眾還是要吃東西、丟垃圾;另外,存績優金融股也不錯。」他建議,想靠股利養老,越早開始越好,年輕時就算錢少,也可以買零股參與成長。
總之,不想為金錢所困,與其準備上千萬元退休金卻不敢花,不如預備好一筆每年穩定的「現金流」,只要確保退休後都可以像上班時一樣,每個月有一筆錢進帳,就不會有坐吃山空的煩惱,更不會有淪為下流老人的危機了。
退休金三支柱
退休金準備有3大支柱,分別來自政府社會保險的老年給付、企業提撥退休金、個人投資理財。在年金改革聲浪下,最底層的政府社會保險勢必朝減少給付或延後給付的方向走,有鑑於第2層企業退休金受限於法定制度提撥及攸關個人薪資水準高低,相形之下,最上層個人可以自行努力的投資理財支柱,就顯得格外重要。完美的退休金準備,應如同倒金字塔,有政府當基礎、企業支持、個人再努力。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