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許多傳統產業以代工起家,勝利一開始便自創品牌。3年後,日本運動品牌Kawasaki和YONEX找上勝利代工羽球,勝利因此進入大規模機械化生產。只是成也代工,敗也代工,後來羽毛原料價格上漲,品牌商卻要求勝利自行吸收成本,不想再受制於人的陳登立一步步鋪好後路,從羽球製作延伸到球拍,還建立球拍廠,研發推出輕巧又堅固的碳纖維羽球拍,1988年起即不再代工,專注品牌發展。
【台灣羽球王四】工廠大火險倒閉 員工自動加班度危機
雖對羽球一竅不通,陳登立卻很有追根究底的實驗精神,他買來各家羽球逐一解剖,分析羽毛的比例、重量與寬度,連羽毛插入的深度、角度都仔細記錄。陳庶榮記得,只要做出產品,父親便會以布包著羽球,騎腳踏車送給球友和教練試用。
除了崇拜父親決策精準,陳庶榮最佩服的是父親從不輕言放棄。1991年因電線走火,工廠所有產品付之一炬,損失好幾千萬元,「記得那時我媽在哭,父親臉色凝重,很多人看衰勝利會倒,但父親拿房子抵押,堅持重新站起來。」
曾任職勝利品檢員40年的退休員工陳慧珍回憶,當時不用董事長下命令,大家自動自發加班,幫忙整理恢復,不到2個月產能就開到70%,「董事長很照顧經濟較困難的員工,像我小孩成績不錯,他還會發獎學金,所以我一定對他死忠。」至今她仍會主動到勝利幫忙整理球場。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