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學運的直接導火線,是當時的馬英九政府,企圖仗恃立法院多數席次,強行通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民間普遍質疑這個法案的執行,將導致中國政治、經濟勢力長驅直入,全面掌控台灣,由學生主導的抗議團體,突然發動占領立法院,持續長達23天。期間領袖之一的林飛帆,表現了極大的勇氣和智慧,讓這場學運得以在達成預期目標後和平落幕。
林飛帆無疑已經成為台灣新一代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明星,他的動向受到普遍關注。但過去5年來,林飛帆始終保持低調,除了入伍服役及前往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取得碩士學位外,僅在少數政治場合偶而露面,並無固定職業。直到今年年初民進黨祕書長羅文嘉邀請他擔任新職,也是經過半年考慮才接受,不過他應該是很慎重踏出下一步,台北市長柯文哲所謂「畢業了總要找一個工作」的酸言酸語,實在有失厚道。
林飛帆在做決定的過程中,不免必須於理想與現實間有所抉擇:就前者而言,他的確具備條件號召年輕世代另組政治勢力,與既有政黨抗衡,但能有多少資源可以運用,已經成型的架構又能否打破,本來就是嚴峻挑戰,可能窮畢生之力都徒勞無功;就後者而言,加入目前執政中卻已經世俗化的民進黨,發展機會相對較多,但黨內派系林立、利益糾葛複雜,如何應對進退,考驗他的能耐。
林飛帆終究選擇進入與他政治理念相近的體制內,開創他的事業生涯。無論評價正向或負面,在別人的心目中,他一定是年輕世代的代表性人物,運用這個獨特的形象優勢,發揮溝通協調能力,將有助於民進黨健全發展,遏止走向腐化。更重要的,在即將來臨的總統大選中,林飛帆本於對年輕人的號召力,也可帶動民進黨與其他本土政黨加強整合,壯大蔡英文競選連任的聲勢。
蔡總統在出國訪問之前,已經跟林飛帆見過面,她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除了對總統選情顯而易見的助益,小英其實也可藉此檢討過去3年執政,她在攸關國家發展重大政策的規劃上雖投入極大心力,但在人才的晉用與培養方面,確實也有所忽略。藉著林飛帆的加入,她應該提出一套規劃,告訴年輕世代,她將如何在第2個任期,建立公平公開的機制,遴選年輕人進入行政體系及公營事業,並讓超過一定年齡的高階主管加速退休。做到這點,打敗對手韓國瑜即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