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4 15:36 臺北時間

【航空疫外求生2】疫情下唯一不喊紓困的產業 陳添枝點出台灣航空公司賺錢祕密

mm-logo
財經理財
陳添枝日前受邀至華山文創園區演講,談及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的問題。
陳添枝日前受邀至華山文創園區演講,談及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的問題。
疫情肆虐下,各國航空公司紛紛面臨鉅額虧損,相較之下,台灣兩大航空公司華航、長榮上半年僅虧損新台幣十多億元,在全球航空業當中名列前茅。對此,前國發會主委、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陳添枝分析,主要是各國拒絕與中國直接貿易往來,而台灣正好發揮了轉運站的作用,因此貨運需求格外暢旺。
陳添枝日前受邀至華山文創園區演講,談及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的問題,他直言:「這波疫情下,很多產業都在喊紓困,唯一沒有喊的,是航空公司。2009年金融風暴一來,第一個要來紓困的就是華航,因為當時旅客驟減,航空公司受到了很大壓力。不過在這一次疫情,到目前為止,華航和長榮沒有要求政府紓困,這在全世界很少見。」
「世界上了不起的航空公司,比方香港國泰航空、泰國航空、德國漢莎航空,每一家都要政府紓困,且金額非常龐大,只有台灣這2家航空公司仍然撐得下去。你們如果注意去看這兩家的財報,4月就開始賺錢了,不過,現在都沒有旅客,是靠什麼賺錢呢?主要是靠運貨,運醫療器材、電子零組件、電腦、半導體的貨。」他說。
陳添枝指出,華航、長榮之所以有別於各國航空公司,主要歸功於台灣防疫做得不差,因此飛往許多城市的航班都沒有斷,「減班是有啦,但沒斷航,兩岸也沒斷航,還有5個城市在飛。所以,當中國大陸3月疫情開始獲得控制,恢復生產後,工廠需要很多原料,商品要運出去,可是中國通往世界各國的海運、空運傳統路線都斷了,這時候台灣的通路,就變成中國通往世界的重要管道。」
「很多中國大陸的商品先運到台北,再從台北運到美國、歐洲、香港、東南亞;也有從東南亞運到台北,再從台北運到美國去的,台灣成了中國在疫情下最有韌性的後勤通路。」他補充,在百業蕭條的當下,幾乎各種商品的出口金額都有兩成以上的衰退幅度,「台灣出口只有兩種商品正成長,就是半導體與電腦,原因就是轉運來自中國的商品。」
陳添枝也提醒:「過去,各國生產都集中在中國大陸,不過,由於長途運輸的風險變高,疫情之後,一些後勤產業很可能會重新洗牌,進行一些調整,讓長途運輸的比率下降。」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