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指出,若有任何疑慮皆會啟動除錯、防呆機制,進行雙重確認,諸如過去血清檢查或境外輸出個案,亦皆做了許多程序去驗證比對國內情形和國外報告。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已告知案530相關情形,對方亦能接受。
此外,有媒體發問稱指揮中心起初將責任推給實驗室,但醫界很早就傳出案530是兩岸誤植情形,因此這次檢體錯置情形是哪一個環節出包?且為何要拖到現在才承認這個錯誤?
陳時中回應,強調並未言明是誰的過錯,僅稱有各種可能性,因此才需要釐清,分別在程序及步驟要釐清,經過會議決定要整理相關檢體DNA,以確認是否有錯誤情形。如今,檢驗結果出爐,再經判定,才可以確定是檢體錯置。陳時中也指出,整個過程從核酸萃取(PCR)送到機器檢驗中有人工的過程,目前尚不清楚是哪一個環節出錯。
指揮中心今日公布,經由採檢、送驗、實驗室流程調查結果,國內境外移入之武漢肺炎(亦稱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案530,其病毒陽性之唾液檢體,應為同日自法國入境之案536檢體,會將案530自原確診病例移除,並同步通知陸方與世界衛生組織IHR窗口有關此案例之處置。
指揮中心表示,案530於機場之深喉唾液檢體為COVID-19病毒強陽性,但隔日採檢之檢體為陰性,且後續採檢的上呼吸道檢體同為陰性,抗體也為陰性,為罕見病程表現。因此疾管署於10月15日主動啟動採檢送驗與檢驗流程調查,以了解其病程表現,並進一步釐清各種可能性,包含專案採檢與案530同日(10月11日)入境並於機場採檢之所有個案,以及同日於指定機構實驗室檢驗之所有個案,共計30名。其中僅有1名個案(案536)於10月16日二採結果為陽性。
指揮中心說明,案530於機場留驗之病毒強陽性深喉唾液檢體,經人體核酸(DNA)鑑定比對,實為案536檢體,判定檢體有錯置情形。調查結果顯示,應於實驗室中,因應不同檢驗儀器適用不同檢體管,需人工作業及轉置檢體造成錯置。經檢討流程,COVID-19檢驗網將建置進一步防錯機制;鼓勵檢驗機構增加實驗室人力,強化實驗步驟中檢體比對;並積極引入自動化程度高之核酸檢驗機型,以減少人工手寫標號、轉管步驟。
截至目前COVID-19檢驗網累計檢驗10萬多例檢驗,為我國COVID-19重要防疫工作環節,指揮中心感謝醫檢師與實驗室人員辛苦付出,也將以此次經驗虛心檢討,持續完善並精進檢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