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長林月琴說20週年時,曾邀請孩子出席,有人提到晚上還會驚醒,夢到在重力加速度下逃出,因為他是從車窗被丟下來的最後一個,他說「要為所有的同學好好活著」,耳朵仍掛著事件那年燒傷的痕跡……如今基金會仍秉持信念,要為每位好好活著的孩子而努力。
從兒少為起點的權益關懷
基金會長期透過倡議與社工關懷,有效降低事故率的發生,落實交安推廣,影響政策推動、服務創傷個案,及結合企業社會責任,是國內唯一以兒童安全為宗旨的非營利機構。
目前任職社會工作處的林慧華處長表示,只要是非人為、刻意為之的傷害,都是基金會關注的項目,近年也將觸角延伸到網路安全等,讓對孩童的保護也能與時俱進。
很多家長會急於解決事故,我們認為傷要先照顧,然後關注孩子心理狀態,「有些孩子在事件後會變得特別乖,覺得大人好忙好累,發生事情是我的不對,所以我變得很乖,家長不妨和孩子的日常行為對照且主動詢問,否則卡關時心裡就會一直壓著」她說。不只孩子的心需要照顧,基金會內部也安排具有心理師和社工背景的督導,為第一線提供服務的人員諮商,預防他們間接承受替代性創傷。
用知識裝備孩子 讓他們平安長大
已推行九年的小黃帽計畫,資深志工許敬分享「去年有個孩子下課跑來認我,他說老師你還記得六年前救過我嗎?」許敬回想後,當時她在萬興國小導護完正準備撤崗,在斑馬線等待時突然聽見救護車鳴笛,碰巧對街轉彎處有位幼稚園大的小孩,馬路過到一半,手裡還拖著大棉被,她先向孩子大喊不要過來!然後吹哨,一個箭步向前拎住半路的小孩,退到安全位置。隨後救護車疾駛而過,衝破周遭驚魂未定的空氣。之後他的爸爸拄著拐杖出現,連聲致歉。
許敬事後對他說,救護車看不到個子小的孩子,過馬路時聽到鳴笛聲,往回走才是最安全的。在她經驗中,許多知識是孩子回饋教會大人的,而在無號誌燈的路口,過馬路時要舉手等,更仰賴駕駛和用路人換位思考,才能讓安全提升。
取法兒童權利公約 讓安全扎根直到成年
基金會目前以改善兒童交通安全和學校周遭環境為目標,執行長林月琴表示,現階段希望從學校為核心,擴散150公尺,中程目標希望取法鄰近的韓國、日本,再以300、500公尺為安全範圍;民國96年修法建築技術規則,要求陽台高度需到110公分,使孩童意外墜樓率下降;近年還關注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46條和46條之一,推動網路防護機制規管,避免對青少年造成危害。
「人們對交通安全的盲點在效率和方便,往往不會顧及其他人的需求,來找我們的人都有同樣信念,就是不再有下一個小孩承擔一樣的事」林月琴進一步說。同時也要讓學校交通、環境改善、和安全教育遍地開花,終極目標希望政府能提供整體事故傷害數據揭露,基金會能因應推動相關措施,由近而遠,跟隨時代脈動,為每位孩子鋪設安全成長的道路。
大事記
- 1992年 修訂「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39條」,將安全門及滅火器等納入大客車定期檢驗。
- 1993年 成立靖娟幼兒安全文教基金會;1996年更名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
- 1999年 林靖娟老師牌位入祀忠烈祠,為第一位女烈士。
- 2007年 行政院頒定5月15日為全國兒童安全日,靖娟獲頒教育部社教公益獎有功團體。
- 2013年 督促修訂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成功推動兒童防墜條款入法。
- 2014年 開展小黃帽交通安全進班教學計畫,推動交通安全系統化教育。
- 2022年 推動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三讀通過,明確規範教保服務機構人員不得對幼兒所做行為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