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來自馬來西亞的林清心(Cheng-Sim Lim)赴美攻讀電影系,有天遇到UCLA電影與電視資料館(UCLA Film & Television Archive)節目部主管Geoffrey Gilmore,正為某藝術節規劃電影單元的Gilmore交代林清心處理相關事宜,包括與各影片方連絡、緊盯膠卷運送流程等,此事也改變她的人生規劃。
原想當導演的林清心,從那時起投入策展學習。後來Gilmore赴日舞影展擔任總監,便由林清心與另一同僚共同掌管UCLA電影與電視資料館節目部。期間,她兩度策劃以武俠為主題的影展,引介來自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的電影創作者,改變美國觀眾對武俠片不入流的認知。因在美國引起廣大迴響,影展還應邀至歐洲放映,提升武俠片在歐美觀眾心中的地位。
林清心也引薦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和王家衛等亞洲導演作品,以及其他具實驗性質或探討女性議題的小眾作品。2007年,林清心成為自由策展人,合作對象多為美術館,協助策劃影像單元。林清心不諱言,策展的最大挑戰是經費,這不是她個人的難題,而是普遍的狀況。她解釋:「如果是一次性、特殊主題的影展,籌資不難。但常態性的影展活動需要持續、充足的資金來源,才有助於組織的穩定運作,進而有餘裕嘗試各種創新想法。」
2018年,林清心應邀加入聖賽巴斯提安影展(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以下簡稱SSIFF)選片團隊,共同挑選台灣、香港和中國大陸的作品。去年團隊友人不幸因病過世,林清心獨自扛下選片工作,管轄範圍也擴大至日本和南韓以外的亞洲地區。
深耕業界30年,林清心累積豐沛人脈資源,成為選片工作利器。
針對策展人(curator)和選片人(programmer)的工作性質,林清心認為兩者差異不大。她解釋:「策展要做很多功課、設計主題和挑選影片,希望引發觀眾對議題的探究與思考。」選片對她而言相較容易許多,標準因影展性質而異。若是一般綜合型影展,她會把電影製作品質、傳達的訊息,以及電影語言是否完整表達創作意圖,做為評選的判準,另外也會留意作品的獨特性與是否模仿他人等。
深耕業界30餘年,林清心累積豐沛的人脈資源,成為從事選片工作的利器,「初入行者無法勝任這分工作。」網路不發達的年代,她總是親自與各地導演或製片見面,去剪接室看未完成的作品。她表示,因為影展彼此之間競爭激烈,若坐等同業告知哪些片子已經做好就太遲了。如今拜科技之賜,有興趣參加SSIFF的導演會把未完成的影片寄給她,省下的時間就用於看更多作品,「要在很短時間內看完上百部。」
若有必要親自與創作者見面,林清心通常都單槍匹馬,但過程中會時時與選片委員會的成員分享訊息,互相討論,最後匯整出合適的片子,再由委員會選出入圍名單。
SSIFF創立於1953年,今年邁入第72屆。不少國際知名導演都以此為起點,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在功成名就之後仍持續「回娘家」,前後參與10次相關活動。2018年影展主辦方放映《小偷家族》,同時頒發榮譽獎The Donostia Award表彰他對影壇的貢獻。今年此獎項將頒給實力派演員凱特布蘭琪。
SSIFF自80年代起關注華語片,曾推出侯孝賢導演作品回顧展。
奉俊昊導演首部執導長片《綁架門口狗》2000年入圍SSIFF主競賽單元,2003年第二部《殺人回憶》同時獲頒最佳導演銀貝殼獎和最佳新導演獎,後者獎金為5萬歐元,金額居所有影展之冠,由得獎導演與西班牙發行商均分獎金。
林清心表示,SSIFF自80年代起關注華語片,放映過楊德昌導演的《恐怖份子》;蔡明亮導演的首部長片《青少年哪吒》於1992年入選Zabaltegi-Tabakalera單元;主辦單位也曾推出侯孝賢導演作品回顧展。去年,台灣導演王品文、彭紫惠以《春行》拿下最佳導演銀貝殼獎,創下國片首度在此影展得獎的紀錄。
SSIFF每年於西班牙北部城市聖賽巴斯提安舉辦,當地風光明媚,物產豐饒,孕育豐富的飲食文化。城市面積不大,卻有多家米其林星級餐廳,密度僅次於日本京都。呼應此特色,SSIFF設有Culinary Zinema單元,聚焦以烹飪為題材的電影,去年閉幕片是茱莉葉畢諾許主演的《火上鍋》,她與導演陳英雄皆出席相關活動。此單元與柏林影展合作發想設立,觀眾看片後可在戲院外享用與影片主題相關的食物,但柏林影展幾年前已取消此活動。
林清心表示,他們也針對電影系學生設立Nest短片單元,必須經校方推薦才能報名,每校以3名為限,主辦單位會舉行工作坊,讓入圍者與導演討論作品。其他還有以拉丁美洲電影為主的Horizontes Latinos單元,以及集結其他影展得獎作的Perlak單元等,培育新銳、展現多元精神和文化包容力,讓年逾70的SSIFF站穩歐洲第四大影展排名,至今屹立不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