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5 18:33 臺北時間

考古福音!日本團隊只花6個月 AI輔助找出303幅秘魯納斯卡地畫

mm-logo
國際
日本山形大學與IBM的科學家,從AI輔助調查中新發現303幅秘魯浮雕納斯卡地畫。(翻攝PNAS官網)
日本山形大學與IBM的科學家,從AI輔助調查中新發現303幅秘魯浮雕納斯卡地畫。(翻攝PNAS官網)
日本山形大學與IBM的科學家,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在秘魯納斯卡沙漠(Nazca Desert)進行研究,短短6個月內便發現303幅新的地畫,幾乎將已知的具象納斯卡線數量翻倍。這項研究成果於近期在《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上正式發表。
納斯卡線是位於利馬南方約350公里的沙漠地帶,這些大型淺切口描繪了動物、植物、幾何圖形及虛構生物,自1927年首次被發現以來,便一直吸引著科學家們的關注。研究團隊指出,傳統的研究方法需要透過高解析度影像進行目視辨識,速度緩慢且容易遺漏,而AI的應用則能加快標註地畫分布的速度和準確性。
坂井正人(Masato Sakai)博士表示,這項研究成果是日本山形大學與IBM合作的成果,AI模型特別擅長於發現較小的浮雕型地畫,這些地畫往往不易被肉眼察覺。新發現的地畫不僅包含大型的線型地畫,還有小型的人形和馴化駱駝科動物的圖案。
這些納斯卡線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00年至公元700年間的納斯卡文明,這些地畫目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至今已發現430幅具象納斯卡線,而此次使用AI技術的調查在短短6個月內便增加了303幅新的發現,顯示出AI在考古學研究中的潛力。
未來,研究團隊計劃繼續利用AI技術和地理空間數據,探索更多可能存在的納斯卡線。他們也希望能進一步解讀這些地畫的分布模式,以揭示納斯卡文明的重要社會信息。至於這些巨畫的來歷和用途,仍然是未解之謎,部分科學家推測它們可能與占星學和宗教信仰有關。
更新時間|2024.09.25 18:3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