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被詐騙後,我差點從我家頂樓跳下去,那些錢除了自己的,還有向親友借來的,他們是因為信任我才借我⋯」工程師阿里(化名)因不慎參加投資Line群組,被假美女投顧老師以代操股票、申購為理由,前後總共被詐騙4600萬元。
本刊採訪,阿里在親友的介紹下,參加了一個投資Line群組,當中有位假美女投顧老師每天噓寒問暖降低阿里戒心後,再以代操股票、申購股票等理由,一步步引阿里上鉤。當阿里發現投資帳戶內資產不斷增加想出金時,美女投顧老師卻百般刁難,用盡理由要阿里再匯出款項,包含要繳一筆保證金、稅金等等才能將資產匯出,到最後美女投顧老師乾脆人間蒸發,阿里才知自己受騙。
阿里絕不是最後一個受害者。近期又傳出多起被詐案件,包括70歲資深藝人譚艾珍遭假檢警詐騙98萬元、台中一名70歲退休女醫師4700萬元積蓄被掏空、7間房產全抵押。頻繁的詐騙案件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前董事長林志潔表示,詐騙手法層不出窮,「詐騙成因是多面向,絕對不是單咎責一方就能防範,所以不該責備詐騙受害者,只會讓他們更難說出口、大家難以防範,詐騙將因此更猖獗。」
警政署刑事局預防科偵查員趙雲表示,防詐五「不」,包含「不接」、「不聽」、「不點」、「不信」、「不傳」,意思是「不接陌生來電」、「不聽投資明牌」、「不點陌生連結」、「不將私人資料傳送給陌生人」等。
元大投顧董事長胡睿涵表示,詐騙猖獗,民眾應要保持「事事要存疑」以及「投資找合法」觀念,除了主動尋求官方聯絡方式或是 165 查證消息來源外,投資金融商品務必找合法金融機構才有保障。https://youtu.be/Ey7bn-JjS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