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坦亞胡今年二月在華沙會見阿拉伯官員,反映中東局勢的新變化,但這個變化早有跡可循。去年10月,納坦亞胡就曾來到阿曼首都馬斯喀特,會見阿曼的蘇丹卡布斯.本.薩伊德(Qaboos bin Said)。
納坦亞胡並不是第一個訪問阿曼的以色列領導人。勞工黨執政時期的拉賓和裴瑞茲都曾經以總理身分訪問此地。不過今昔時空環境已大不同。在90年代拉賓訪問期間,以色列仍與巴解領袖阿拉法特致力於推動和落實奧斯陸和平協議,外界仍對化解以巴衝突難題懷抱希望。如今,以色列和巴解連坐下來談都似乎遙遙無期。
伯明罕大學親巴勒斯坦的哈瓦許教授說:「我們的阿拉伯兄弟們對我們前胸後背各刺一刀,在政治上擁抱以色列放棄了我們。以色列國旗很快會在波灣國家上空飄揚,巴勒斯坦領導階層將被施壓接受不可接受的『和平協議』」。
來自官方的一些聲明,或許最能證明波灣國家對巴勒斯坦立場鬆動。2017年,川普宣布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將從台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巴林外長在推特發言說:「我們此刻共同面對來自神權的法西斯國家清楚而立即的威脅,如果為了次要問題和美國爭執於事無補。」
去年,當敘利亞發射伊朗製飛彈,巴林外長則聲稱以色列「有自我防衛的權利」,不意外他在阿拉伯世界引來社群網站的強烈批判。不過,外界已經猜測,巴林可能會是納坦亞胡在波灣訪問的下一站。
阿曼過去因為較親伊朗的立場,而和沙烏地與阿聯出現齟齬。因此納坦亞胡的訪問也被認為是有意向伊朗示威。不過阿曼的消息來源則認為,薩伊德蘇丹其實是透過邀請納坦亞胡的動作跟川普示好。
納坦亞胡訪阿曼的隔天,以色列文化和體育部長芮格維則出現在阿聯首都阿布達比,同一天還有以色列運動員在另一個波灣國家卡達的首都杜哈登場競賽。
芮格維部長在阿布達比帶領以色列柔道隊參加錦標賽。新聞畫面上,她聆聽以色列國歌演奏感動落淚。隨後她參訪了紀念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父」的札耶德清真寺,札耶德生前一直是巴勒斯坦建國理念堅定、忠實的推動者。今昔對比,波灣國家對以色列的態度有了清楚的改變。
不過,關係的改善與外交承認之間還是有很大的距離。畢竟秘密戀情再怎麼火熱,可能還是比不上有名份的公開承認。以色列的反對黨認為,納坦亞胡宣稱與阿拉伯國家關係的改善,只是騙票的選舉語言。阿拉伯世界則質疑,納坦亞胡對於巴勒斯坦問題,根本拿不出任何大家都可接受的條件。因此要波灣國家的領導和以色列公開示好,基本上有違民眾情感,也不符合地緣政治的邏輯。
一名阿布達比的阿拉伯評論家說:「大家都知道跟以色列已經破冰,但是沒人可以公開談論它,也沒有人可以鼓吹它,因為巴勒斯坦人完全沒有得到回報。我們預想的情況是,一旦以色列要公開交往,它必定得要有重大的讓步,但完全看不出有這種跡象。」
參考資料: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