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12:34 臺北時間

台中男腸阻塞開刀 醫生竟取出「直徑5公分」完整食物

mm-logo
時事
李綜合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許明賢指出,患者因未將香菇咬碎,造成腸阻塞。(示意圖,pexels)
李綜合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許明賢指出,患者因未將香菇咬碎,造成腸阻塞。(示意圖,pexels)
一名來自台中的40多歲男子,由於牙口不好,進食時未將食物咬碎,結果將一顆直徑約5公分的香菇吞下肚,導致腸子出現異物阻塞。數天後,他感到肚子不適並持續脹氣,甚至一吃東西就吐,於是前往醫院求診。經檢查發現,小腸中段卡住了異物,醫生決定進行手術,竟然取出了對半切的香菇,術後患者逐漸恢復健康。
根據李綜合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許明賢的說法,這位患者到院時僅有輕微的腹脹,沒有發燒或腹膜炎的症狀。經過初步檢查後,發現他的小腸中段卡住了一個異物。醫師採用了保守治療方式,通過鼻胃管減壓並輸液補充電解質,嘗試讓異物自行消化排出,但經過4天依然未見改善,患者因為吃什麼都會吐,最終決定進行手術。令人驚訝的是,取出的異物竟然是切一半的香菇。
許醫師指出,這位患者曾經有腹部手術歷史,腸子因此發生沾黏,造成腸道較狹窄。當進食時,如果沒有將食物充分咀嚼,直接吞下,會增加腸阻塞的風險。一般人如果消化正常,誤食異物或未咀嚼的食物,通常可以自行排出體外。但若腸道狹窄或異物阻塞嚴重,則可能出現腸阻塞的情形。此外,若誤吞魚骨、雞骨等尖銳物品,則可能導致腸穿孔。
許明賢醫師形容腸阻塞的情況如同高速公路的塞車,當腸道前端不通,會引起回堵,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會分泌超過1,000cc的胃液、消化液和膽汁,這些液體會到小腸、大腸吸收。但若發生阻塞,則可能出現反覆的肚絞痛,並伴隨腹脹、腹痛、嘔吐等症狀。若未及時發現並處理,腸阻塞可能引發腸穿孔、腹膜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威脅生命。
許醫師還指出,腸阻塞的高危險群包括曾有腹部手術的患者、經常便秘、腸沾黏、年長者、疝氣患者以及腹部有腫瘤的個體。較容易發生阻塞的部位包括咽喉、幽門以及小腸與大腸交界處的迴盲瓣。為了預防腸阻塞,醫師建議,進食時應該要慢一點,務必細嚼慢嚥,或選擇較容易消化的食物。
隨著農曆新年即將來臨,年糕、糯米等應景食物會出現在不少家庭餐桌上,這些食物相對難以消化,許醫師提醒民眾,食用這些食物時務必小口細嚼,避免大塊食物未咬碎就吞下,因為這樣可能會增加腸阻塞的風險。
更新時間|2025.01.14 12:34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