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5 05:28 臺北時間

【娛樂透視】《聽海湧》台灣首度入圍里爾劇展 實拍結合特效還原二戰實況

mm-logo
娛樂
《聽海湧》耗資千萬元,在高雄南星計畫區整地填土、蓋房舍、種樹,搭建戰俘營主景。(公視提供)
《聽海湧》耗資千萬元,在高雄南星計畫區整地填土、蓋房舍、種樹,搭建戰俘營主景。(公視提供)
懸疑迷你劇集《聽海湧》講述二戰末期台籍戰俘監視員,戰後被控涉入戰俘屠殺事件遭國際法庭審判的故事。
導演孫介珩、製作人林佳儒、編劇蔡雨氛耗時6年,從短片擴展成迷你劇集,歷經疫情停拍、籌資等困難,最終獲公視、高雄人、三餘創投支持,以7,200萬元打造5集,靠扎實田調與訓練還原時代樣貌,結合視覺特效重塑戰爭場面,首度代表台灣入圍法國里爾SERIES MANIA劇集展。
《聽海湧》以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為背景,援用台籍青年被徵召送往北婆羅洲擔任戰俘監視員的歷史,融合手足親情、國族認同矛盾,透過主角在國際審判的法庭攻防和追凶貫穿全劇,吸引對歷史和懸疑推理感興趣的觀眾。
20240815insight013
大批外籍臨演在戲中演俘虜,並於前製期參與表演、軍訓課。(公視提供)
6年前,短片《第一鮪》導演孫介珩與金穗獎編劇蔡雨氛,參加台北電影節舉辦的「電影正發生:VR現場」工作坊,對中山堂光復廳內一張1945年、中華民國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照片感到好奇,從而挖掘《前進婆羅洲—臺籍戰俘監視員》書中台籍戰俘監視員的歷史,寫成短片劇本。
兩人找來《奇蹟的女兒》製片林佳儒擔任製作人,在她評估後擴充劇本篇幅,取得公視迷你劇集四集、製作費1,600萬元的徵案:「時代劇不論場景、服裝、道具都有特殊要求,若製作成短片成本非常高,籌資也有難度,至少要拍成迷你劇集較有機會。」
20240815insight013
編劇蔡雨氛(左起)、導演孫介珩與製作人林佳儒,攜手克服疫情停拍、籌資等困難。
未料2020年搭景前爆發疫情,劇組停工,為免違約受罰只得與公視解約。但孫介珩未放棄,與攝影指導王淳宇等志同道合夥伴,繪製2千多顆鏡頭的分鏡表參加金馬創投會議,並以文化部紓困補助250萬元拍攝16分鐘前導片,竭力尋求支持。
「前導片可實測演員表演、服裝、美術陳設、攝影風格等,是否符合前製規劃和想像,同時精算復拍所需的製作預算。」孫介珩進一步邀請《茶金》製作人湯昇榮加入,每週參與團隊編劇會議討論,蔡雨氛再花1年調整劇本,從4集延長至5集:「最花時間的是修改細節,單是一句台詞就要花兩天。」
20240815insight013
演員黃冠智(左起)、導演孫介珩、公視總經理徐秋華、節目部經理於蓓華、製作人林佳儒出席法國里爾SERIES MANIA劇集展。(公視提供)
停拍期間,孫介珩除申請高雄市府的「高雄人」投資,並聽取湯昇榮建議親赴馬來西亞田調。他與攝影、美術組負責至沙勞越庫巴、巴哥國家公園,搜羅當地地貌、植被、原住民部落建築和器物畫面。
田調走訪當年戰俘撤退的死亡行軍路線,真實感受雨林中悶熱。
「我們也在當地圖書館搜集在地史觀,將文字、影像建立成劇組資料庫。」他特別收錄海浪、森林、動物及不同天候環境音,供聲音指導於後製期搭配使用。例如為了讓觀眾感受主角在漆黑森林中的壓力,混合猿猴、鳥類等動物聲加以變頻,塑造詭譎氣氛。
20240815insight013
吳翰林(右起)、朱宥丞、黃冠智飾演新海三兄弟,詮釋戰時感人的兄弟情誼。(公視提供)
蔡雨氛與製作組走訪沙巴戰俘營遺跡,以及當年戰俘花10天撤退的死亡行軍路線:「真實感受雨林中悶熱、蚊蟲不斷在耳邊侵擾的難耐,視覺聽覺都受到新的刺激。」她因目睹豐富生態,增加劇本對侏儒象、長鼻猴等婆羅洲特有野生動物的描述,後製期以實拍結合特效動畫方式呈現。
待疫情趨緩,公視邀團隊重新提案,2022年簽約重啟拍攝,更獲得三餘創投公司投資,最終公視核定以7,200萬元製作5集。林佳儒解釋:「疫情過後通膨嚴重,搭景成本已漲2、3倍,為爭取製作費,團隊利用手中素材剪成4分鐘片花,搭配每場戲的成本計算表,取得公視的理解和支持。」
20240815insight013
演員吳翰林(左起)、施名帥、連俞涵、朱宥丞、周厚安、馬場克樹與黃冠智齊聚,出席台北電影節首映。
由於第一次前製期至復工超過2年,演小弟的演員因外貌轉變,改由朱宥丞與吳翰林、黃冠智飾演劇中新海三兄弟。為增加角色說服力,孫介珩堅持送三兄弟赴日訓練,提升演員日語能力及肢體表達,也藉此行至日本試鏡塚原大助、松大航也二位日籍演員,以及至日本戰爭博物館「遊就館」補充田調。
後製期除了動物特效,並考據軍事紀錄做戰爭場面,製作難度高。
三兄弟在日本同住生活,每天上日語課,約定只能講日語及台語,更自主鍛練維持體態,培養出好感情。林佳儒笑說:「我一度反對月花20萬元送演員去日本,後來發現劇中只出現幾顆鏡頭的水泥輪道具竟要價10萬元,相較之下三兄弟的訓練費用還滿划算的!」
20240815insight013
劇組利用電腦動畫製作大象,結合後方的水泥輪特殊道具,呈現日軍利用戰俘打造機場跑道的情境。(公視提供)
劇中使用中、台、日、英四種語言,演員也來自世界各地,包括飾演中華民國領事及夫人的施名帥與連俞涵、定居台灣的前日本外交官馬場克樹飾演日本辯護律師團長、周厚安飾演澳洲檢察官;大批俘虜、軍人臨演則在高雄徵求外籍人士參與,依照劇情安排上表演、軍訓及澳洲腔課。
20240815insight013
飾演澳洲檢察官的周厚安(左)戲分和情緒吃重,演出前會與導演孫介珩(右)細心討論。(公視提供)
《聽海湧》前製期長達8個月,單是在高雄南星計畫區搭建戰俘營主景,從整地填土、蓋房舍、種樹就耗資千萬元、費時3個月。64天的拍攝期中,為貼近婆羅洲植被景觀,特地前往台東、屏東深山取景,每趟得徒步1、2個小時。
服裝道具考究,每位主角隨戰事發展約有7套戲服。孫介珩指出:「二戰日軍戰場遍及寒冷的中國東北至熱帶太平洋,軍裝樣式不同。後期軍人四處調度支援、缺乏補給,美術利用短褲和長袖上衣混搭,呈現戰爭末期日軍的窮途末路,相較穿戴整齊的澳洲軍人,氣場高下立判。」
20240815insight013
孫介珩(左)率團隊赴馬來西亞田調,收錄當地森林環境音。(公視提供)
1年後製期除了動物特效最花時間,其次就是各集的戰爭場面。孫介珩認為儘管少了戰爭兩軍對陣的廝殺,仍需以飛機轟炸、軍艦爆破營造戰爭的殘酷。首集轟炸機使用彈跳式轟炸,炸彈像打水漂在水面彈跳後炸毀軍艦,就是考據軍事紀錄,特效難度高,再搭配改造實體軍艦完成,在台北電影節首映時令觀眾印象深刻。
更新時間|2024.08.25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