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14:30 臺北時間

【導演翁子光專訪1】15歲少年弒母殺妹案搬上銀幕 深入田調啟動療癒力

mm-logo
娛樂
導演翁子光的新片《爸爸》入圍東京影展競賽單元,也備受好評。(甲上提供)
導演翁子光的新片《爸爸》入圍東京影展競賽單元,也備受好評。(甲上提供)
《踏血尋梅》《風再起時》等片導演翁子光最近推出新片《爸爸》,故事改編自2010年轟動全香港的「十五歲思覺失調少年弒母殺妹」案件。特別的是,翁子光原是受一位資深導演委託將案件改編為電影劇本,但對方擱置多年沒拍,由於他為了這個劇本深入田調,且非常符合他的美學品味,因此決定贖回版權親自執導,電影推出後入圍東京影展競賽單元,也備受好評。
翁子光表示,當年他為了改編劇本,透過辯護律師接觸到犯案少年的父親,花了幾個月跟對方聊天、喝茶,建立起友誼。「這位父親不太願意講案情,多半是聊他的心情,像太太去世的感受、女兒出生時的開心、兒子犯下大錯後他的心境、對兒子病況的擔憂與期盼。」
20241231insight012-2_2024-12-31.jpg
劉青雲(左)在《爸爸》裡飾演妻女遭思覺失調兒子殺死的父親。(甲上提供)
「我跟他是非常對等的,就是稀鬆平常的對話,他知道我是為了拍電影,但沒給我壓力或警告,就像是跟朋友分享故事。」電影內容中有真實故事啟發的、也有虛構部分,翁子光透露,「相對真實的是:他在事發後把自己孤立起來、不斷寫信給太太,還有他面對覆核委員開會討論是否讓服刑兼養病的兒子出來的處境等。」他說,「這個爸爸沒有什麼紅線,反而我們有『君子協議』,就是我不去接觸他兒子,因為兒子要養病、需要新的生活。」
「他給太太寫了50多封信,我都看過。為什麼給太太寫信?這是精神科醫生曾繁光的建議,讓他透過書寫的narrative therapy(敘事治療)排解對太太的思念與憂鬱情緒。」翁子光也補充說明:「有一段這位父親打電話叫按摩女的情節不是真的,是戲劇化處理,要澄清一下。因為我覺得男人在極端孤獨的情況下可能想用極端的方法尋求溫暖,生理上想要補償,但發現心理上沒有辦法。」
翁子光認為,「這位父親寫信給太太是narrative therapy、給我講故事也是narrative therapy,甚至我覺得自己把電影拍出來也是一種narrative therapy,讓我透過電影提出看待命運、時間的殘酷疑問,同時釋放我的感想與難過。」
更新時間|2024.12.31 14: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