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14:29 臺北時間

【導演翁子光專訪2】珍愛劇本賣斷苦等12年贖回自己拍 探索人心幽微給溫暖

mm-logo
娛樂
劉青雲(後排左起)與蘇文濤、谷祖琳和熊諾頤(前)在《爸爸》中飾演一家人。(甲上提供)
劉青雲(後排左起)與蘇文濤、谷祖琳和熊諾頤(前)在《爸爸》中飾演一家人。(甲上提供)
翁子光編導、劉青雲主演的電影《爸爸》改編自真實刑案,但影片卻出人意外的充滿溫情,反映對逝去時光的無限懷念。當初翁子光是應一名導演委託將案件改編為電影劇本,不過那位導演始終沒拍,翁子光等了7、8年才買回版權親自拍成電影。他坦言:「這是我寫過的劇本裡,最喜歡的一個,簡單來說,怎樣都要買回來拍。」
《爸爸》的故事靈感來自2010年香港15歲思覺失調少年殺死母親與妹妹的案件,翁子光在改編劇本時投入甚深,且多次與少年的父親訪談。因兩人聊天內容往往是從父親的角度在思考與感受,也包括這位父親因兒子犯罪痛失妻女後生活的改變與調適,所以翁子光的劇本也由此切入。
20241231insight012-5_2024-12-31.jpg
劉青雲在《爸爸》中雖遭遇生活劇變仍正常生活,到市場買菜。(甲上提供)
翁子光表示,之所以這麼想拍這個劇本,是因為其中有他對於電影美學的想法,「明明是個很震撼的家庭悲劇案件,但我寫的是裡面的溫暖,探索人心的幽微。我想追求一些最簡單的故事,這就是我終極的追求。」
《爸爸》的劇本在2012年完成後,雖賣給那位導演,但翁子光仍心心念念想自己拍,隨著對事情的理解、經歷的人情世故,他每年都會拿出來看、或是修改。「例如電影最後原本兒子沒有出來跟爸爸吃飯,但自從拍完《踏血尋梅》之後,對於表現人性黑暗,比較狠、比較絕的部分,有了改變。可能歲數漸長,覺得是否真的需要那麼慘?沒有希望?所以就想能不能在影片最後給一點溫暖的盼望?」
全片架構不採傳統三幕劇的起承轉合,更多是像一種循環,不斷圍繞這個家庭、不停回顧與感受,而且很多時候時空是跳躍的,而非線性的。翁子光解釋,他在電影剪輯時想到,電影以家庭為結構,從爸爸這個角色的角度出發去找故事,講到妻子、女兒、兒子與家裡的貓咪。「電影特別用每個家人的名字分段,因為家庭最重要的就是每個成員。」
更新時間|2024.12.31 14: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