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班方登還是個不成名,寫不出代表作的窮苦作家,感恩節當天躺在自己德州家中,看著美式足球達拉斯牛仔隊與芝加哥熊隊的傳統感恩節大賽,中場表演時大陣仗的煙火秀與學校軍樂隊中,女子天團「天命真女」(Destiny’s Child)出場演唱,方登在一篇訪問中說:「現場虛幻的就像一齣大型歌舞音樂劇,四處亂竄,所有美國的象徵物像爆炸般的衝了出來。」
【馬斌專欄】《比利・林恩》 反諷的是這樣的美國

儘管《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一個虛構故事,原著小說《半場無戰事》作者班方登(Ben Fountain)的靈感,卻是來自於真實事件。
但在這麼熱鬧又五光十色的環境氣氛下,現場居然出現一批身著迷彩戰服的軍人,沒有配合著音樂節奏,有點嬉皮笑臉的行軍走到球場中,方登仔細觀察這些士兵,他們的結實身型與黝黑膚色很顯然參加過美伊戰爭,但卻與周遭的熱鬧氣氛完全不合,甚至「感覺有些人喝醉了」。但方登能體諒他們的心情,他說:「我當時心裡想,他們當然得喝酒,誰能面對這種場面?」於是這8分多鐘長的表演,成為方登小說《半場無戰事》 的藍圖,奠定了整本小說反戰,甚至反資本主義與商業化的基礎。
一篇書評/影評提到,雖然《比》片描述的是一位美國作戰英雄大兵,但卻利用許許多多象徵美國的元素,反諷戰爭、以及將一切商業化、將軍事工業化、 資本主義至上等現象。以下我們就來看看《比》 片 裡,利用了哪些元素來做反諷:
美式足球、達拉斯牛仔隊與球隊老闆傑瑞瓊斯

美式足球顧名思義就是美國人發明的球類運動,目前主要也只在美國與加拿大有職業聯盟。在美國的國家足球聯盟(NFL)裡,共有32支球隊,每支球隊一個球季只打16場季賽(相較於籃球打82場,棒球打162場),卻是全世界(不是只有全美國喔!)最賺錢的職業運動聯盟,平均門票最高,但每場比賽平均觀眾人數也是全世界最高,冠軍賽超級盃收視率同樣每年都是最高,廣告價碼當然也是高得無人能比,完全就是美國資本主義精神的代表.
而NFL中最賺錢的球隊,就是電影裡的達拉斯牛仔隊(Dallas Cowboys),牛仔隊的外號是「美國的球隊」,是有其道理的。因為它在2015年以40億美元(約1240億台幣)的產值,登上富比世雜誌「全球最有價值體育球隊」。這是該雜誌開始統計全世界運動團隊產值以來,首次有美國球隊超越歐洲足球隊,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它的老闆傑瑞瓊斯(Jerry Jones)。

儘管電影裡由史提夫馬丁(Steve Martin)扮演的球隊老闆「諾曼」,是個虛構人物,但一頭白髮與在商言商的無情態度,還真的有幾分相似傑瑞瓊斯;瓊斯從進入社會做生意就相當有爭議,據他自己說,他最早的生意資金來源,來自傳奇美國黑幫工會領袖吉米霍法,而且雙方一直有資金往來;但瓊斯因為自己在大學時也打過足球,對美式足球有著極大熱情,所以當他自己的石油事業成功之後,在1989年以1.4億美金買下當時已經相當受歡迎的達拉斯牛仔隊。
不過傑瑞瓊斯管理球隊的方式同樣爭議不斷,他不像其他球隊老闆,交由專業經理人與總教練管理球隊。他取消了球隊的經理人職位,親自積極介入球隊的人事與行政管理,買下球隊後立刻開除原來擔任了19年的總教頭,僱用自己好友兼大學隊友吉米強森擔任總教練。儘管強森幫球隊與瓊斯拿下2座超級盃冠軍,但最後也受不了瓊斯的過度介入而走人,兩人的好交情也因此決裂。
不過或許也就是因為瓊斯的積極管理,以及在商言商、不顧情面的態度,才能讓牛仔隊爆紅,創下一堆紀錄,包括:單場觀眾人數、連續勝場高於敗場球季數、打入總冠軍賽超級盃8次等等,另外牛仔隊還是全聯盟唯一不與聯盟簽訂周邊商品執照的球隊,也就是說,牛仔隊的商品是自製自銷,完全不給他人賺取抽成。也難怪儘管牛仔隊已將近20年沒有打入超級盃,卻依然是全美國,甚至是全世界最賺錢的職業體育團隊。
牛仔隊啦啦隊

牛仔隊除了球隊本身,其所附屬的全女子啦啦隊,同樣被認為是全美國最受歡迎的啦啦團隊。
這點就得歸功前任總管史拉姆(Schramm),過去由於職業球隊是大學球隊的延伸,因此球團啦啦隊的組成,也都與大學啦啦隊近似,團隊中男女都有,穿著保守,歡呼風格以團隊體操表演方式為主,但史拉姆希望增加球團收入,於是在1968年改造啦啦隊,以全女子啦啦隊吸引觀眾。他不止嚴格挑選團員,還請專人打造全新風格的性感制服,立刻大受球迷喜愛,不但增加了門票收入,啦啦隊本身也成為品牌,不但有自己的附屬商品,甚至還推出自己的電視節目,電影,甚至每年推出的月曆,都成為熱門搶手商品。而能夠加入啦啦隊的成員,更是以此自豪,成為當地名人/網紅。
天命真女
2004年感恩節大賽,天命真女在中場秀的表演,成為《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原著小說《半場無戰事》的創作靈感。
碧昂絲在美國流行樂壇的天后地位,我想就不用我多說了,橫跨影視歌與時尚界的她,連我不太聽美國流行歌的朋友,都聽過她的名號。但你可能不知道,碧昂絲是以女子三重唱「天命真女」(Destiny’s Child) 出道,也就是《比利・林恩》的中場秀主角。

2004年正是「天命真女」歌唱事業最顛峰之際,更重要的是,碧昂絲是在地德州休士頓人,所以負責主場的牛仔隊,請來天命真女做中場表演,肯定花了大錢,可以說是費盡心機滿足觀眾。而這場中場秀,在許多美足球球迷與球評心中,也是史上最精采的感恩節大賽中場表演。
不過原著小說《半場無戰事》推出時,出版商有稍微利用碧昂絲的名氣打書,作者班方登應該也會感到諷刺吧...。
歌曲《Heroes》
《Heroes》 裡的一段經典歌詞
I, I can remember
我還記得
Standing, by the wall
站在高牆下
And the guns shot above our heads
槍就在我們的頭上開火
And we kissed, as though nothing could fall
我們親吻,彷彿一切都不會崩壞
And the shame was on the other side
羞恥早已拋到牆的另一邊
Oh we can beat them, for ever and ever
我們會擊退他們,永遠永遠
Then we could be Heroes
我們可以成為英雄
just for one day
就這麼一天

美伊戰爭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故事發生的時間為2004年,正是美國對伊拉克擴大戰事的一年,由於前一年底,剛剛逮捕到伊拉克獨裁領袖海珊,當時的美國總統布希藉機擴大戰事範圍,以搜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為由,希望一舉「幫助」伊拉克建立民主政權。但事後證明,不但海珊政權根本沒有製造「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布希政府為了撫平民怨,甚至假造或少報在伊拉克作戰美軍的死傷數字,讓這場戰爭更加顯得荒謬與諷刺。 ( 首圖為電影劇照,双喜電影提供 )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