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走春】300年老聚落 活逮年獸和人情味會員專區美食旅遊文 牟迎馨攝影李明宜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7.01.27 06:00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3 臺北時間苗栗頭份蘆竹湳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蘆竹湳,隱身在苗栗頭份的300年老村落,50多座紅磚三合院,封存在舊時空。半世紀前,頭份工業區像是怪獸冒出頭,村民紛紛離鄉走避;這幾年,新舊世代聯手找回傳統、拉攏年獸,從農曆年到元宵,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點亮一盞盞蘿蔔燈。蘆竹湳保有傳統的紅磚老屋聚落,鑽進小巷,遇見迷人風情。蘆竹湳,一個身世特別的老村子。頭份大多是客家庄,這裡是少數閩南人圍聚的村落,早年,村民以務農為生,濕地長了不少蘆竹,閩南話以「湳仔」(泥坑)稱呼這處低漥地而得名,年獸傳說曾是老村民津津樂道的守歲故事。許金輝是老村落新生的推手之一,客串三輪車伕,介紹村落人文。「怪獸來了,一切都變調了。」阿公指著頭份工業區的大煙囪說,不斷竄出白煙的大煙囪有如發狠的魔獸,虎視眈眈注視著村子。村民的恐懼不是沒有原因的,50年前,這裡劃設為工業區,田地被徵收蓋成工廠,居民陸續離開家園,50多座傳統三合院,有的殘破頹圮,有的只剩老人家留守,開庄300年的老村落幾乎快被遺忘。村子動手蓋窯,約莫一個半月出窯一次。直到這幾年,村子裡的幾位阿伯著手催生傳統聚落文化協會,自己掏腰包修復老屋,甚至搭造柴燒窯,一幢幢古厝風情館、陶藝工坊悄悄問世,老農村多分藝文氣息;新一代返鄉青年也推動人文藝術聚落,鼓吹阿公、阿嬤搬出拿手絕活,開辦爆米香、石臼磨米、手工造紙等古早味體驗,還找來藝術家駐村,老農村開始冒出新芽。村民動手製做白胖胖的蘿蔔轎燈,元宵節將抬燈遶境全村。小巷裡也張燈結綵,充滿歡喜年味。臘月,蘆竹湳可熱鬧了。沿著石板路,穿梭羊腸小徑,街巷掛起大紅燈籠,年獸故事又再浮現,老人家圍聚在三合院院埕,熟練忙著剖竹、編織大型竹燈籠,「這是蘿蔔燈轎,元宵節在村子遶境,祈求好采頭!」老阿嬤笑咧嘴說,身旁還站了一整排猴子燈、鴨子燈,「今年村子還請了明華園戲劇總團來搬戲!」她笑不攏嘴說,老村落洋溢濃濃的年味和人情味。「阿琴裱紙坊」開放旅人登門拜訪。穿街走巷,紅磚老屋也充滿驚喜,好客的阿琴嫂熱情介紹不多見的手工裱金紙,去年駐村的印尼藝術家Alin還把金紙變藝術,發揮巧思拿10元拖鞋當版材,刻鏤出形態各異的泥鰍凸版,再壓印在金紙上,做成一張張泥鰍版畫,沒想到,不足為奇的日常生活,也能蛻變為大眾化藝術。日常的拖鞋、金紙,在印尼藝術家Alin的巧手下,搖身為版畫藝術。「蘆竹湳有好多寶藏!」Alin在平凡的老聚落看見美好,沒錯,這個老村子積澱豐富的人文傳統,每個村民都是職人。春節假期,想尋找久違的年味和古早味,從頭份交流道下車,到蘆竹湳轉轉吧!紅磚牆浮現小豬笑臉,老村莊隨處有藝術蹤影。村民好客邀請玩家體驗土早味的爆米香。蘆竹湳古厝風情館地址:苗栗縣頭份市蘆竹里15鄰191號電話:03-762-8187備註:2月11日(元宵節),蘆竹湳社區舉辦「蘆竹湳好采頭藝術祭」,安排乞龜呷平安、蘿蔔燈雕刻體驗、提燈遶境、明華園總團大戲《賣藝王家》等活動。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