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就有268座,1972年由4位愛好登山的前輩遴選出一百座高山,稱之為「台灣百岳」,也就是現在許多人掛在嘴邊的「登百岳」。
從合歡山入門 百岳輕鬆爬

在戶外運動風氣盛行及網路廣為宣傳之下,登百岳漸漸成為流行的健行運動,許多人選擇玉山成為人生中的第一座百岳,但玉山難的不是地形而是高度,加上山屋難申請,相對來說,合歡山的住宿、交通便利,是登山新手最容易入門的好選擇。
百岳並非遙不可及,有句話說:「身為台灣人,一生一定要一次登玉山。」玉山的難度不在地形,而是高度,身為東北亞最高峰、台灣百岳的老大,3,992公尺的高度,著實讓不少人出現頭痛、噁心、想吐,甚至必須立刻下山的「高山症」。
所謂高山症,是指高度上升、氧氣減少及氣壓降低而產生的身體不適應症狀,是登山新手最需要注意的事項,因此若想要檢視自己是否會產生高山反應的最佳入門百岳,就是為人熟知的「合歡山」。







合歡山共有5座百岳,包括主峰、東峰、北峰、西峰及石門山,尤其是石門山,連平日沒運動的人也可以輕鬆登頂,是座最簡易入袋的百岳,其中,難度最高的屬合歡西峰,除非有專業嚮導帶領,新手切勿輕易嘗試。
住宿是登山最大的問題,爬合歡山除了「松雪樓」及「滑雪山莊」外,也可以選擇前一晚先在高度較低的清境農場住宿一晚,適應一下2,000多公尺的高度。一日行程可以登石門山及合歡東峰或加碼主峰,二日行程再將北峰入袋,端看個人的腳程及時間。






合歡山是登山者的入門,因此不需添購價格昂貴的登山設備,除雪季外,甚至不需專業登山鞋,待確認對登高山有興趣,再慢慢添購可也。而保暖是攀登高山及預防高山症的必要動作,尤其是頭部保暖,即使是再簡易的石門山,也請戴著帽子,以防風吹受寒。
最後請記得支持「無痕山林運動」,就算是一點點果皮,也請把自己產生的垃圾帶下山。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