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來喜歡看基本面,去年初我曾不看好中國A股,當時看到的經濟數據隱憂包括資本外流、外匯存底巨幅下降、過高的房價所得比等,預計都將重創中國消費力道。
【基金講堂】如果我是習大 19大前後股匯重維穩

曾有一部金凱瑞的電影,叫《王牌天神》。當人擁有神一般的權力,很多決定反映的是人性。本質上,計畫經濟體就是如此。
計畫經濟 政府說了算
時間證明我錯了,因為計畫經濟的重點在於「政府說了算」。當國家資本外流時,政府只要禁止外流就行了,那怕你是BMW這種國際企業都不讓你將獲利匯出;當壞帳影響到金融市場穩定時,只要一聲令下銀行重組,壞帳就一筆勾銷了。這些看似粗暴的做法讓貶值急踩煞車(今年人民幣兌美元還升值了5%以上),系統性風險也雲淡風清的消失。
上週聯準會啟動縮表,金融市場普遍預估新興市場資金會回流美國,人民幣將重返貶值,股市也會因此下跌。拋開經濟理論,單純由官方角度出發,我不同意這種看法。
過去1年半,習大嚴格管控資本外流,抄了多少換匯公司,推出多少措施,才止住人民幣跌勢。現在葉倫啟動縮表就要人民幣回跌?而且官方也知道累積了一堆想逃出中國的資金,現在鬆手只會換來比去年初更大的外匯存底崩跌。面對想出境資金這飢餓猛獸,如果我是習大,最好方法是繼續關。
股市呢?多年學習後,北京已發現一件事,市場需要一群國際級企業,一來可以和外資抗衡,二來巨型企業市值高,在股市權值重,只要這些企業漲,股市就不容易跌。但股市要怎麼續漲呢?很簡單,不斷併購就好。當然太出風頭或是影響力太大的,偶爾還是要修理一下,提醒它們誰才是老大。
發展科技 有錢是老大
所以如果我是習大,一定最關心19大,至少前後半年維穩最重要,股匯皆然。市場各產業領頭羊已是既得利益者,只要乖乖朝官方方向發展,就不斷有糖吃。
未來呢?如果我是習大,我希望中國儘快登上開發中國家,最好的方式就是發展科技。現在中國很多高科技技術不如西方是事實,但中國有錢,那就高價迅速買過來。近來哈佛大學許多科技研究室傳出中資以西方企業5倍薪水挖角,加上各式國家主權基金專門併購海外高科技產業,不受外匯管制,可預見科技產業不但美股吃香,放在A股也是現在與未來最火的一個族群。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