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生長在單親家庭的楊倩琳,由阿嬤一手帶大,她回想起小時候一心抱著鋼琴夢,找阿嬤求助,結果阿嬤打開皮包,卻只有300元,「那一瞬間我明白,如果想學任何東西,沒有錢是不可能的,而且想要變有錢得靠自己。」
【兩性專家挑好尪股】6歲小女孩的鋼琴夢碎 從此她知道變有錢得靠自己

女人幫總編輯楊倩琳小時候想學鋼琴,阿嬤打開皮包卻只有300元…「那一瞬間我明白,如果想學任何東西,沒有錢是不可能的,而且想要變有錢得靠自己。」而從國中開始,她寒暑假必定打工,也認真學習理財,從此她的每個願望都在她的積極行動下完成。
為了賺錢,楊倩琳從國中開始每逢寒暑假必打工,「暑假天天在大太陽底下走動,挨家挨戶做問卷調查;高中在餐廳端牛排,生意好時,有端不完的餐盤,重點是只要一不小心就會被燙傷,但還是得拚命做啊!」
「我一直相信夢想是動詞,每一個人也許不能選擇出生,但不要放棄努力,一定能改變一生。」楊倩琳大學畢業後出社會,領到人生第一份20K的薪水,她就圓了小時候的鋼琴夢,「我買了一台二手電子琴,到山葉報名上課。當時超開心的,6歲小女孩的願望我從沒忘記過。」
「你沒有的東西,要靠你自己去擁有。但想離夢想更近一步,唯有想辦法多賺錢。」楊倩琳說得直白,「就像我希望退休後,能悠閒地坐在巴黎塞納河畔,這同樣需要金錢來幫我完成。而只要每天多花10分鐘做投資功課,就能讓錢賺錢,幫我圓夢,為什麼不做呢?」
事實上,楊倩琳做功課的方法很簡單,她總是讓自己「身陷」財經領域。「每天下班回到家,甚至是起床睜開眼,我都會打開電視的財經新聞台,讓自己浸在這樣的環境裡。剛開始真的是聽不懂,但久了之後可以吸收變成自己的知識。」而即便現在投資已上手,她仍然維持這樣的好習慣。
「像前陣子我看到新聞說,大陸因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包裝用紙需求增加,卻因為環保意識抬頭,工業紙價格大漲,我就注意到正隆紙業,發現它是紙業中股價表現相對落後的,所以在股價15元買進,買進後果然上漲至20元。」楊倩琳不諱言,自己都是從財經雜誌和新聞中抓「明牌」,不同的是,她不會沒頭沒腦的行動,相反的,媒體是她過濾投資標的的第一道篩器,之後她會打開財報及線圖,按照「3高1低」:高獲利、高股東權益報酬率、高殖利率及低基期的原則進場。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