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初,我看美國的金融股因為海嘯跌到不能再跌,而且出現整理態勢,那時就進場買2倍做多金融股ETF,投入100萬元本金,之後行情回彈,不到半年時間,倍數獲利入袋。」林益慶笑說,「便宜」是他的罩門,只要商品便宜就會吸引他的目光,股票他不敢買,還好小試ETF成功獲利。
【警察攢千萬退休金】他見便宜絕不放過 大膽低進資產速長大

擔任警職的林益慶,除了靠紀律定期投資高收益債基金,複利累積出人生的第一個千萬元之外,他大方分享,另一個養大資產的撇步就是「低點買進」。
只是金融海嘯畢竟是百年難遇,更何況要勇敢進場,那可是難上加難。不過,林益慶可是遇低點絕對不輕易放過的投資人。2016年受到原物料價格不振所累,巴西、俄羅斯都是投資人不願多瞧的市場,林益慶卻看準原物料行情跌無可跌,毅然買進這2個市場的指數ETF。
原來在林益慶的眼中,海嘯出現的低點是重要參考點之一,此外,低點另有2個參考指標,首先,自高點下跌逾6成;其次,跌幅5成或4成也是相對安全的低點。「以iShares MSCI巴西指數ETF為例,2016年初淨值跌到比海嘯時還低,且距離海嘯後反彈的高點,跌幅超過6成,這就是低點。」林益慶透露,他在淨值19元時買第1筆,跌到17元時再買第2筆,後來在33元賣出,分批買進賺8成。
「這幾年我都執行低點買進的策略,我發現這樣在市場裡不太會吃虧。」林益慶長期留意市場有哪些低點,特別是具景氣循環特性的市場,像石油、黃金、原物料。

好友Karen在金融圈上班,她讚許林益慶的低點策略,「在相對低點介入,投資勝率自然提高,而且他挑的是有起有落的景氣循環市場,布局指數ETF、而非個股,也是聰明招數。」一旁的太太潘小姐貼切形容林益慶,是個出門隨時都帶傘戒備天氣變化的人,太太雖不過問另一半的操作績效,但幾次林益慶精準在低點出手獲利後,她總會惋惜喊著:「怎麼不買多一點!」不過,正是林益慶的謹慎投資,才能讓資產順利長大。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