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於桃園平地大溪鄉、山區復興之間的三民,在過往交通未發達的時代,是重要的貨物集散中心,從山上運下來的木材、蘭花、香菇等作物,全都運至三民地區來交易,因運商人而衍生的旅宿、餐廳、酒家…,夜晚裡整座山區就屬三民燈火通明,熱鬧的景況,在當時有著「小北投」的稱號。






然而,隨著交通方便與交易市集的沒落,山城燈光逐漸暗淡,為了再現以往大三民地區的榮景,該地的休閒業者組成了「大三民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舉辦了首次的「2017三民山城紅花燈火節」。
這次參與活動的成員,不只有當地部落教會在夜裡打上美麗的燈光,連東興宮也亮起紅燈籠共襄盛舉,白天的三民主教堂前,布置了數台充滿創意的「小花車」,這些全是花農和筍農合作,用平時載送肥料和竹筍、柑橘的農用搬運車,以及耶誕紅、蔬菜、水果等在地農產品裝飾而成,造型十分可愛,在東興宮前也有來自桃園各農會前來佈置的花卉展示。
這也是三民很特別的地方,融合了原住民、閩南、客家、漢人…等不同族群,讓這裡的多元的宗教文化,如同在地土壤一樣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