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創作大多從角色的創造開始,大約都是因為某個人物的形象鮮明活在腦海揮之不去,就想要講他們的故事。《幸福路上》的故事來自於我去挖掘我的童年回憶和生命經驗,挖掘過程中第一個浮現的人物是我小學同學莊貝蒂。
小學低年級生的我的記憶中,莊貝蒂是個皮膚極度白皙的小女孩,頭髮金褐色、眼睛閃著一抹淡藍。大家都說她是美國仔,但是她並不會說ABC,她也沒有媽媽在身邊。大人們都說貝蒂媽媽在中山北路上班。跟貝蒂一起生活的大表姐很兇,長得又很醜。還是小女孩的我一直不懂:「這麼醜的親戚,家裡怎會生出這麼漂亮的女孩?」
貝蒂不知何時就消失在我的童年記憶裡,我怎樣也想不起來她去哪了。但我卻深刻地記得,某天放學回家路上,我看見當天缺課的貝蒂在路上嚎啕大哭,因為媽媽送她的小白狗死掉了,她說狗狗是代替媽媽陪伴她的好朋友,她好想媽媽。當時,我跟著貝蒂一起哭,一方面也覺得:「啊我媽雖然很兇很常打我,但至少媽媽陪在我身邊照顧我。」

長大後,跟五六年級的朋友們聊天,許多人都會提到自己班上都會有一個美國混血兒,都有著:「李吉米、張珍妮、林茱蒂…」之類的美麗夢幻洋名,他們都沒有爸爸,都姓媽媽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