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預期今年美元會跌很慘,瑞士法郎、日圓是傳統避險貨幣,只要全球股市開始從高檔回跌,資金會大量湧入。」眼前這位穿著極為樸實、但講起話來卻胸有成竹的人是《經濟日報》2010年外幣操作競賽常勝軍盧冠安。
【台大生變投資達人】他2015年中已預見美元將走弱 大膽斷言的原因是…

一個畢業於台大動物研究所的高材生,因為不滿月薪僅3萬元,所以一頭栽進投資市場,他攤開金融史的長年期數據,鑽研大循環週期,從中找尋投資機會,每年創造超過10%的報酬率。
美元弱勢不是新聞,包括高盛、摩根都預期美元還要再貶一段時間,不過,盧冠安看貶美元可不是現在式,早在2015年中希臘銀行關門、歐元卻利空不跌時,他就看到美元將走弱的趨勢,並且積極布局。
打開電腦,他秀出歐元兌美元長期走勢圖,滔滔不絕了起來,「首先,以宏觀週期來看,每隔12~16年半左右,歐元兌美元就會有1次最高及最低點出現。」而這兩次歐元低點分別出現在2000年10月,以及2017年初,對照美元去年大跌,吻合這樣的宏觀週期。
「再以政策面來看,川普2016年當選總統後,為促進美國出口,會想辦法營造弱勢美元。」另外,從籌碼面解析,「由於美元強勢了好幾年,投資者會以慣性推估未來行情,因此當去年遇到十幾年來美元貶值最嚴重的一次,多數人的做法是向下承接,導致被套牢者眾。所以現在只要見到美元有反彈,馬上會出現解套賣壓。讓美元想要反轉向上更難!」
其實盧冠安布局非美貨幣並非頭一遭,2006年他鑽研美元歷史後,發現美元只要進入貶值大循環,兌歐元貶幅都會超過100%,因此當年也靠著布局瑞郎等非美貨幣,成功創造約10%報酬率。
只是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瑞郎是相對冷門的幣別,問盧冠安為什麼會鎖定此貨幣?念動物研究所的他巧妙地說,「生長在熱帶雨林的公孔雀雖有顯眼的尾羽,卻能在其他動物虎視眈眈下存活下來,代表強勁的謀生能力。瑞郎就有這樣的特性,國家經濟體質穩健,不需仰賴外資。如果全球鬧股災,一定是資金去向的首選。」觀察2011年歐債危機發生,資金不斷湧入瑞士,瑞郎因此自2011年至2015年期間,爆漲30%。
即便抓到歐元兌美元的大循環週期,並且也從政策面及籌碼面做足分析,但盧冠安投資外匯的比重僅占整體資產的15%,「外匯扮演的角色是打地基的混凝土,主要用來穩固資產,而不是期望大賺。」盧冠安說道。

盧冠安小檔案
- 出生:1980年
- 經歷:台灣野鳥協會總幹事
- 學歷:台大動物研究所碩士
- 著作:《掌握投資金律,擺脫死薪水》《未來10年最好的投資機會》等
- 操作心法:
- 掌握金融市場大循環趨勢,例如美元貶值循環週期
- 從股、債、匯、房地產、原物料等5大資產,找相對便宜的標的
- 設立止損點,原虧損不超過25%;投資預測錯誤,絕不加碼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