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外面超愛唱歌的,所以我在牢裡只要心情不好就會小聲唱歌,在心裡面唱,歌詞不一定都記得,記不得就自己寫。」她把自己的心情填進熟悉的旋律裡,慢慢也哼唱出自己的曲調。「我寫出來的時候也很訝異,我那時連信都寫不好,我沒有韻腳的概念,但寫出來的東西就是有韻腳,這是以前唱歌的潛移默化,看了這些東西會感動耶。」
【愛情迷途番外篇】殺人犯才女

麥麥還記得,她剛進高雄女監時,聽說裡面有一位才女。這位才女後來成為她的好友,叫做簡碧燕。
創作才女簡碧燕在牢中寫了200多首詞曲,後來更寫小說投稿,屢屢獲得文學獎肯定,得獎獎金她寄給阿嬤,當作孝敬的心意。我不禁好奇,她國中開始蹺課蹺家,日夜流連KTV,幾乎沒念過什麼書的她,是如何開始創作之路的?
她土法煉鋼積極筆耕,「我在監獄也沒大量讀書,但我有努力學習,看到不錯的詞就會抄下來、寫在筆記本,但我不會再去看筆記本,我只是要有個印象,像是讀了萬家書再遺忘掉,就自成一家,文筆大概是這樣練起來的。」我翻開她的筆記本,裡面有工整的表格,以韻腳歸納詞彙,像是一本創作歌詞的武功祕笈。

成為獄中才女,要先學習孤單。「在裡面一開始大家也很看不起我,因為我埋頭苦寫,成為異類。我沒有跟大家一起聊天、吃東西,所以我是被孤立的。」簡碧燕笑笑地說。
獄友麥麥也說:「她在裡面很孤僻,就自己埋頭苦寫。人家在吃東西幹嘛的,她就坐在床板上,拿置物箱的蓋子當桌墊,一直低頭寫東西。」
曾入獄的作家馬景珊,也是簡碧燕的好友,他也有深刻的體會:「在那環境裡你要專注寫作,代表你要跳脫裡面的環境,要有自己的世界,久而久之大家就把你當成外星人、異類、怪物。其他人都嘻嘻哈哈談風花雪月,談以前怎麼犯罪,毒品怎麼使用,只有你蹲在角落寫東西。當你不去融入那環境,久了人家就覺得你不是同一掛的。」
他接著說:「但是,當你投入寫作時其實不會覺得孤單,在那情境裡非常豐沛,比你在現實的監獄環境好太多,別人會覺得你很孤單,其實不會。」
創作不只能克服孤單,還能自我療癒,簡碧燕說:「我當時在監獄寫一首《跟我牽手的你》送給游主管,很開心,有滿滿的甜蜜。但當我人生低落時,又寫了《袂凍跟我牽手的你》,突然負面的東西在我創作時變成一個出口,很多悲傷、很多痛就用創作去抒發,當我歌寫完,負面的東西轉正,瞬間就不見了。」她寫的幾乎是情歌,像是透過創作來療癒情傷。
馬景珊認為:「我想簡碧燕也是從寫作中得到救贖,她的歌詞寫得很美,都是對愛情的看法,畢竟她還年輕,對愛情還是充滿想像與期待。」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