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鏡到底】2018年度風雲人物 進擊的政治素人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陳永和、張淑惠、邱威傑、蔣月惠參選動機各異,相似處是在2018九合一大選展現驚人行動力。
陳永和、張淑惠、邱威傑、蔣月惠參選動機各異,相似處是在2018九合一大選展現驚人行動力。
素人參政並非2018九合一大選的特殊現象,但以往都不若今時這樣熱鬧:台北市、屏東縣分別有呱吉、蔣月惠入主議會。這1年,台南市長之爭,有建商林義豐舉辦Crazy Friday成為年輕人的新寵,也有牛埔里里長陳永和為反對家鄉蓋垃圾掩埋場,跳級參戰,一舉拿下近12萬票;新北市板橋的家庭主婦張淑惠組歐巴桑聯盟,號召21位地方媽媽投入各地選舉,雖全數落選,但總得票數達86,380,贏過新黨和台聯黨,全國第六,拿回近7成保證金。
素人參政,理念各有不同,但行動力超強這件事卻極其類似,小民參政就是威,個人對抗體制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但沒有人比蔣月惠更樂天:「大象很大,老鼠很小,但大象怕老鼠啦,老鼠可以在牠的耳邊搔癢,大象就頭暈,難不了啦。」
我們跟著蔣月惠來到屏東縣議會,那時距12月25日縣市議員宣誓就職典禮還有6天。時值休會期間,環顧空蕩蕩的議場,圓形建築堪比羅馬競技場,一張張光可鑑人的桌上擺放著議員名牌和就任誓詞。掃街、拜票、攻訐、造勢、辯論…2018年九合一選戰廝殺慘烈,能殺進這個殿堂的,其實也跟神鬼戰士沒兩樣了。
蔣月惠說:「上次選議長,他們叫我選誰,我就乖乖選誰;哼!這次,我要投我自己一票。」(林俊耀攝)

咬警議員 衝到最高票

議員席次號碼是暫時的,就職典禮得再抽籤一次,目前排序乃照著選區和得票數排行,1號2號議長副議長虛位以待,蔣月惠3號,意即她是屏東第一選區(屏東市)第一高票,1,0806票,「上次還吊車尾咧(2014年,4,792票),這次屏東市第1高票,簡直是考第1名一樣,我從小沒考過第1名捏。」
蔣月惠是GOOGLE 2018年熱門搜尋政治人物第10名,排名依序是韓國瑜、柯文哲 、陳其邁、丁守中、高嘉瑜、吳萼洋、姚文智、吳音寧、盧秀燕,最後是她。「九合一選舉」還是熱搜關鍵字,小老百姓話題仍然繞著北高市長選舉打轉,但當網路聲量取代真實世界的掃街拜票,意味著藍綠天王天后退駕,非典型政治人物升壇,韓國瑜、柯文哲是這樣,蔣月惠更是勝者中唯一的偏鄉議員,無政黨、無背景,非典型中的非典型。
蔣月惠初次參選的契機是為了1票30元的補助款,她一肩扛起羅騰園,不靠政府補助,街頭賣衛生紙也是收入之一。(林俊耀攝)
熱搜政治人物卻不知如何搜尋自己的網路聲量,我們教蔣月惠用手機查看。去年夏天之前,她的知名度是一條安靜的直線,彷彿是死人的心電圖,然而7月中旬,一個劇烈起伏,起因乃16日清晨,屏東縣政府拆除公勇路民宅,她在抗議過程咬傷了一名女警,東森新聞以「議員咬女警嗆:剛好而已!」為標題。
電視新聞和報紙將整個事件簡化為「議員仗勢欺人」的地方新聞,但評論家溫朗東在臉書發表翻案文章,質疑屏東縣政府拆除民宅的正當性,風向一夕改變了,聲浪從社群媒體反撲主流媒體,蔣月惠由黑翻紅,變成全國知名人物;誰知她上電視政論節目又頻頻失言,說「咬女警是做效果,我喜歡當神不行嗎?」吵吵鬧鬧一週過去了,聲量又趨於死亡一直線,但沉寂了幾個月,她到底還是勇奪屏東市選區第一高票,當選縣議員。

網紅從政 被諷吃大便

網紅呱吉7月18日在臉書聲援蔣月惠,本名邱威傑的呱吉是YouTube熱門頻道「上班不要看」首腦,半個月後他拍影片,宣布參選北市松山信義區市議員,網友嬉鬧回應「呱吉吃大便」,以為他是來亂的,誰知11月25日清晨,台北市還有零星開票所未開完,但他抱著家裡的貓開直播宣布當選,感謝一同努力的夥伴,成為入主議會首位網紅。
呱吉邱威傑說當選議員之後,仍會持續錄製網路直播秀「人生晚長」。(王漢順攝)
歐巴桑聯盟背後,是全台1千多個常參與環保、性別平等、勞工權益等各種社會議題的親子共學家庭,總召張淑惠去年也是板橋區市議員參選人,談到參選起源,居然是來自一個溜滑梯,「公園的溜滑梯本來是磨石子建材,長長的,大人小孩可以一起溜下來,但突然一個一個變成塑膠的,你問公部門,卻得不到答案。」反對公園罐頭化、倡議增設親子車廂…,其實這些看似生活上的小事,最終都和政治脫不了關係,於是喊出小民參政口號,競選議員。
歐巴桑聯盟是一群以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為班底的媽媽們組成,今年計畫籌組政黨。(中央社)
小民參政聽起來多麼困難的事情,第一件碰到的就是保證金門檻。其時,柯文哲抵押北市信義路房子,貸款2千萬元打選戰變成熱門新聞。選舉哪有可能不花錢?本刊曾訪問台南市長黃偉哲,他說這次光是初選就花了3千萬元,「我的電視廣告少,旗幟也不多,看板、選舉小物的確花了一些錢,還有大型演講,1次幾十萬元,10次就幾百萬元。」

深綠里長 為家鄉起義

陳永和是台南市龍崎區牛埔里里長,他本來是民進黨推出一顆西瓜,也會乖乖投票的深綠選民,但這回他站在對立面,因為賴清德要在他的故鄉蓋垃圾掩埋場。去年8月,他捧著200萬元現金登記參選台南市長,那筆錢本是準備給女兒的嫁妝。競選也要錢,他共解除4個定存,湊了150萬元競選經費,正式投入選戰,他在選舉公報上的政見只有10個大字:「還政於民,打造公民城市。」
深綠選民陳永和(左2)反對在特殊的惡地自然景觀上設置廢棄物掩埋場,一場遠赴台北的抗爭讓他官逼民反,萌生選台南市長的念頭。這一戰看似輸了,但他說理念已傳達出去。(楊子磊攝)
張淑惠坦言,歐巴桑聯盟形象清新,有以環保為訴求的基金會表示說有千萬元預算,要請她們拍形象廣告,但因理念不合,她們寧可靠民眾的小額捐款,和兜售自製果醬、布巾,湊足21個議員近300萬元的保證金。
張淑惠說一天到晚耐心回應小朋友問為什麼,但當自己去問公部門:為何要拆公園溜滑梯?為何不能有親子車廂?卻得不到回應,是她參政的契機。(王漢順攝)
堅持用最低成本,打不一樣的選戰,也是邱威傑參選主因。年初他向政界朋友徵詢參選可能性,時代力量透過林昶佐徵召他,他拒絕了,「我多數政治立場與時力是相同的,甚至還可以合作,但我當初參選的目的是做社會實驗,想證明素人能不能在無黨無派下選上市議員。」他給自己設門檻,只募資120萬元,他的實驗是:如果能用最少的資源打贏選戰,那下個世代的年輕人也可以。
不跑紅白帖場子、不拜會里長,不去傳統市場拜票,靠著「上班不要看」的成功,臉書粉絲專頁有18萬人追蹤、YouTube有45萬訂閱數,他想的是如何把網路聲量兌換成實質選票,他在網路開了新節目「民主開箱」,透過影片與直播的形式,公開所有選舉過程。第一集就是他收到電視台的廣告業務接洽,他回電並側拍對話,全程PO上網路。所謂民主開箱,就是打開政治黑箱,最後,他以1萬1,786票當選台北市松山信義區市議員。

小民竄起 全因沒希望

同區有時代力量的吳崢,2人形象相仿,呱吉勝選,吳崢落敗,呱吉的分析是2人在針對柯文哲的立場有歧見,「我說我會投給柯文哲,但我會在任期監督他。台北都會選區有很多選民自稱中立選民,政黨屬性沒有這樣強烈,他們會投票給理想性比較高的人,比如柯文哲,不管這是不是事實,但他們心裡至少是這樣認為的。」他說:「松山信義區有2個友柯候選人:徐世勳和洪士奇,他們巴結柯文哲,結果低票落選,他們犯了一個錯誤,要選贏,不是你要多貼近柯文哲,而是你的價值有多像柯文哲,你要比柯文哲更柯文哲,要證明你是這個選區最有理想的人。」
呱吉12月25日穿著襯衫卡其褲宣誓就職,形象與身旁的新科市議員大相逕庭。
呱吉證明他比柯文哲更像柯文哲,蔣月惠的崛起被媒體貼上「女柯P」的標籤,2人都不約而同想到同一個問題:「除了藍綠,選民到底還希望怎樣的政治人物?」柯文哲的崛起,鬆動了政治藍綠的成見,也帶動了非典型政治人物運作的空間。網站「菜市場政治學」的編輯,同時也是美國密西根州大政治所博士候選人陳方瑀分析:「非典型的政治人物增加,選民對傳統大黨失望是一定的,這是全球普遍的現象,也不只有台灣,這個結構性因素在於貧富不均,人們對未來愈來愈沒有希望,在這種狀況下,訴諸情感、信任、反傳統菁英的政治人物就容易崛起。」

口號助攻 迴向也入列

網紅能否將網路聲量轉化成選票?台南市長參選人林義豐、台北市長參選人李錫錕和吳萼洋聲勢驚人,但何以這些人落敗,而邱威傑跟蔣月惠卻能成功?「這其中就是你有沒有核心價值、有沒有理念,能不能用一句很強大的話去概括。」選舉無異於網路行銷,邱威傑說:「我會在直播上花很多時間闡述我的理念,我沒有認為政治要弱智,但如果你想贏,你就要有一句漂亮的口號。」
「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以核養綠」,聽起來多性感、多迷人,選舉就是喊口號,如催眠,如咒語。候選人必得用一句話講完一個故事,邱威傑的一句話就是「民主開箱」,要把政治剝一層皮,看看底下的血肉與器官到底長什麼樣子,讓舊時代的秩序與掌權者,從舒服的椅子上摔下來,而蔣月惠勝選的一句話自然是:「這1票30元可以幫助羅騰園,我幫你做功德,幫你迴向!」
為了羅騰園,蔣月惠說來年立委選舉也將登記參選,賺1票30元的輔助款,「這1票30元可以幫助羅騰園,我幫你做功德,幫你迴向!」
無論談論什麼話題,蔣月惠最後都會回到「一切都是為了羅騰園」。她參選的初衷,也只是想賺1票30元的選舉補助款。21日,她也兌現承諾,捐出選舉補助款,加上議員保證金及當月薪水,總計50萬4,180元,「其實這個月只有實領5萬4,000元,我還倒貼6,000元捏。」我們在蔣月惠的研究室訪問,她把所有家當都搬到這個6坪大的房間。她名下有1棟房子,但讓給肢體障礙的朋友居住,現在羅騰園院區是租的,她本來和院生住在一塊,但4年前因質詢祥義皮革廠排放廢水,遭恐嚇,為了院生安危,就搬到議會來,一住就是4年。
每個月薪水都捐給羅騰園,只留4,000元零用,加上保險金8,000元,加加減減1個月還有1萬多元可用,會計出身的她精打細算:「議員電話費、油錢有補貼,住在議會不用繳水電費,洗澡就到議會附近的健身房解決,1個月月票七百多元,1天平均20元。」這樣會被說閒話吧?「當然啊!我同事還跑去檢舉耶,結果議會翻法規,說議員可以合法使用研究室。」

再接再厲 還要選立委

她遊走法律邊緣,不管是住在議會這件事,或是羅騰園的營運。羅騰園目前安置11名院生,但她對外都說6位,因為羅騰園至今僅「羅騰園肢體殘障協會」屬合法,法令規定若收容院生7人以上須申請立案,但她認為立案了,便落入評鑑補助的金錢遊戲,她寧可土法煉鋼,按著她的方式走,不肯申請成為合法的安置機構。
去年12月21日,屏東縣政府下令解散羅騰園,「我不要孫悟空的緊箍咒,也許戴上金箍,不用思考,一路上西天,路會比較好走,不用被打得傷痕累累,但我寧願被打得傷痕累累,我的個性是這樣。」她說:「我會這樣孤寂,自我防衛心很強,是小時候常被媽媽打,像我洗澡,她會突然把門打開罵我,拿藤條抽打我,我被逼到角落,只好把藤條搶過來反擊。會咬女警大概也是這樣吧!被逼急了,想起那些不愉快的經驗,下意識就咬了人。後來母女和解,但那個烙印已經在心裡了,我理解她是受虐兒,被她媽媽打,長大再來打我,那是惡性循環,我如果走進婚姻,我可能會去找一個孩子來毒打。」
她害怕走入婚姻,會變得跟母親一樣,卻在羅騰園揣摩著身為一個母親應該是怎樣的心情。講殘障輔助立案,她無法拋出多厲害的觀點或學術理論,但講起羅騰園幾個身心障礙院生的近況,面部線條變得柔和許多:這一個小三,很皮;那個到青春期了,鋼琴彈得多好,開始交男朋友,她耳提面目:「交男朋友可以,但千萬給我避孕。」
訪問結束,她送我們去搭車,盤算著參選下屆立委,繼續賺1票30元的補助款,我們又問了一次「這樣很辛苦,真的不想立案,制度化嗎?」她不經意地說了一句:「如果變成機構,他們就成了我的補助對象,而不是我的家人了。」

為了孩子 歐巴桑組黨

政見就是說故事,陳永和的故事是里長伯捍衛鄉土;邱威傑是想把議會變成一齣政治實境秀;而蔣月惠和歐巴桑聯盟,都是母親為了孩子,想要改變一些什麼,儘管實踐方式不同,然而想要撼動體制的樂觀和勇氣並無不同。
歐巴桑聯盟決定今年籌組政黨,為小民參政而努力。(翻攝歐巴桑聯盟臉書)
當我們發現盧秀燕的空汙政策只是一個空洞的塑膠罐子、韓國瑜喊著「禿子跟著月亮走」,但政見初一十五卻不一樣,我們的反應只是懷憂喪志,喊台灣沒救了,可歐巴桑不然,聯盟雖敗猶榮,還計畫在半年內籌組政黨 ,「有人問我們為什麼不叫媽媽黨,而是歐巴桑聯盟,因為歐巴桑是地表上最強的生物。」因為孩子,這些媽媽們比誰都更擔憂、更悲觀,但因為有要保護的對象,她們比誰都更強大,因此「小民參政就是威」喊得更大聲,並且對這句話沒有任何懷疑。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