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謙專訪番外篇】寂寞不過徐佳瑩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徐佳瑩是年輕一代頗受矚目的創作者。
徐佳瑩是年輕一代頗受矚目的創作者。
宣稱要拿回人生的主導權,姚謙50歲淡出唱片界,不擔任管理職,寫歌純粹寫身體健康的,「看到拿到歌詞版稅報表,看到上面的數字,覺得很滿意,可以不用寫了。」
經濟不虞匱乏是不寫歌的理由之一,理由之二是他50歲了,有人還要他寫〈我願意〉那樣的歌,「願意為你,我願意為你,我願意為你,忘記我姓名,就算多一秒停留在你懷裡,失去世界也不可惜。」那是30歲的他寫給王菲的歌,雖然基本功還是可以假裝失戀,寫甜蜜的歌,「但要享受30歲的情感,還是要讓年輕的創作者來。」
他推崇徐佳瑩《心裡學》,說概念、創作內涵皆是上層。他說在他的時代寫寂寞,是戀人不在身邊,肉身的寂寞,但現代人的寂寞是在通訊軟體聊天聊得很起勁,但一句一句都是寂寞,「本來就各自活著病著,沒有要互相療癒什麼,只是基於我所認知的,該誠實到最後一刻。」
姚謙近年寫歌內容,關於人生的感悟多,而愛情的詠嘆少,說年輕時代的情歌還是得由年輕人來。
兩代人的寂寞是全然不同的兩件事。
「年輕的創作者教我認識這個時代」,他說創作不是愈老愈好,愈陳愈香,老年人的見識和睿智固然值得借鑑,但愛情裡面的胡塗和犯錯,還是要由年輕人來,關於新的世代,他只聽不說。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