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尋奇】雲岡石窟第二課 大佛居然打領帶?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距今約1,600年前,北魏王朝於武州山開鑿雲岡石窟。
距今約1,600年前,北魏王朝於武州山開鑿雲岡石窟。
北魏佛教盛行,文成帝在僧人曇曜建議下,於武州山傾皇家之力,依山開鑿大石窟,打造大佛。這就是雲岡石窟的由來。
距今1,600多年前,來自北方的鮮卑族,結束五胡亂華的動盪年代,在平城(即今山西大同)建都,創立北魏王朝。北魏佛教雖然盛行,但也發生過太武帝滅佛事件,滅佛後的太武帝,身染重病而死,他的孫子文成帝便在僧人曇曜建議下,於武州山傾皇家之力,依山開鑿大石窟,打造大佛。
不過,在此之前,當地受到印度石窟文化影響,其實已有小規模的石窟與佛像雕刻。
「雲岡石窟景區」入口處即設有曇曜像。
「雲岡石窟景區」的最後一段,其實是雲岡最早開鑿的石窟,第16至20窟即是大家俗稱的「曇曜五窟」,這5個洞窟裡的大佛,以北魏的5位皇帝為形,「皇帝即當今如來」,採一門一窗形式,佛像雄偉,主尊皆在13公尺以上,身形高大挺拔、高鼻深目、大耳垂肩。
第16窟大佛被導遊們暱稱為「打領帶的大佛」。
其中第16窟主尊,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從現代眼光看來,像是「打著領帶」的大佛,可惜雙足及蓮花座部分受到嚴重損害,底部已難辨識清楚。至於大家最熟悉、也是遊客最容易合照的第20窟大佛,是石窟群中唯一的露天大佛,當年因為地震導致外岩壁崩坍,意外成為「雲岡石窟景區」最佳公關代表。
遊客最熟悉的雲岡石窟佛像,即是外岩壁崩坍而顯露的第20窟。
雲岡石窟不僅大佛雄偉,細節雕刻也極為細膩,雕像組合最完備的是第18窟,主尊佛像身著千佛袈裟,上頭無數的精雕小佛已讓人佩服,頗能傳達當時工匠們虔誠造佛的心意。接著再把目光移至岩壁上方,雖然是配角的弟子像,有的拈花微笑、有的閉目合十聆聽,個個表情生動,同時也能感受到他們發自心中的喜悅。
第18窟岩壁上的弟子像,捻花微笑、閉目聆聽表情極為生動。

雲岡石窟景區

  • 位置:山西省大同市西南16公里處雲岡鎮
  • 電話:+86-352-799-2622 
  • 營業時間: 08:30~17:30
  • 門票:全票人民幣120元(約NT$560)、半票人民幣60元(約NT$280)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