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間武林高手2】他用柔道精神克服種族歧視 還買下歧視他的醫院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林元清簽書時會主動先看學生制服上的姓名,寫著「○○同學」加上祝福話語。
林元清簽書時會主動先看學生制服上的姓名,寫著「○○同學」加上祝福話語。
林元清學成,到加州執業。看似一帆風順,怎知,卻遇上嚴重的種族歧視。例如,當地醫界規定,新執業醫師前6個月做手術,必須由其他資深醫師監看、寫報告,醫療委員會覺得沒問題,新醫師才能自行開刀。林元清的訓練紮實,開刀總是又快又好,從沒出問題,當他6個月後信心滿滿以為能自行開刀,醫院卻說不行。不需要給任何理由。最後,林元清又被「監察」了長達2年,才得以自行開刀。
人在異鄉,林元清慢慢學會不與那些白人醫師正面衝突。他以柔道精神比喻:「需要退的時候先退,之後再找機會前進更多。」他也與理念相同的醫師結為好友,例如一位關心他的埃及裔資深醫師,那醫師看似永遠不慍不火、不得罪人,但後來當他被推舉為醫院主席,很快找來林元清,開始改革醫院的不公平現象。
美國的貧富差距不小,醫療費又高,偶爾沒錢也沒保險的人來看病,林元清也不推辭,包括昂貴的開刀。他說,兒時見過父親把厚厚的病歷分成2疊,「一疊是一般收費的病人,一疊是窮苦人家,窮苦人來看病不收錢,有時我父親還會叫我放一些錢在藥袋,給他們帶回去。我父親辛苦過,他說現在有能力了就要幫助別人。」林元清也多次出國義診,從台灣的921、88風災、海地與尼泊爾大地震,都去過。
林元清(左)大學畢業與父親林智煉(右)合影。(林元清提供)
他的名氣越來越響亮,後來自己買地蓋醫院,以父親在台灣的「信安」診所為名,一圓替父親診所發揚光大之願。後來他更與朋友集資,2004年起陸續買下多間醫院,成立醫療集團,其中,包括當年他曾遭嚴重歧視的那間醫院,「後來我們也把它買下來。」他笑瞇瞇回憶,神情帶點頑皮快感。
宛如醫療大亨,但他解釋,這些錢主要並非行醫所賺。他拿手機秀給我們看一間海景豪宅相片,那是1987年的美國房貸危機,銀行法拍一塊海邊土地,地主欠240萬美元。林元清只投67萬美元,「我以為一定標不到,結果標到了,就蓋房子。這種房子現在大概要1千多萬(約新台幣3億元)。」

地產攢錢 被拱走入政壇

那是全世界最懂理財的猶太人教他的。剛赴美時,「有個猶太人朋友跟我說,你每年買一點小小物業,以後就可以不必工作。」林元清原本租屋,決定勒緊肚皮買房,因房貸可大量節稅,那些年正逢房地產飆漲,他總是幾年後搬家脫手,就賺到下一棟房子的頭期款,繼續省吃儉用買更大的房。
2001年,一群華人好友拱他參選市議員,他住加州聖瑪利諾市,居民盡是中上階級白人或有錢華人,但華人從未能當選議員。林元清卻一次就選上,2年後更被選為市長,成為該市史上第一位非白人市長,連任至2009年。
歷練豐富,2017年川普政府找上他擔任衛福部副助理部長,去年11月升為資深顧問。他最驕傲的政績是毒品防治,例如有個貧窮城市杭亭頓,「某個月曾有500多人吃類鴉片毒品中毒死亡,我成立快速反應部隊,結合社工、宗教人員、護士、成功戒毒者。」毒品防制不是抓去關就好,他努力爭取經費,該市毒品發病率果然下降5成,上了報紙頭條。
曾以為哥哥被盜帳號的弟弟林元灝也是醫師,他說:「哥哥的病人遍及整個加州甚至其他州,加上他以前吃過很多苦,很能感受別人的需要,喜歡幫助人,所以人家有好的位子都會想到他。」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