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高球悟投資6】人生第一次買股踩地雷 她重回股市竟敢挑落難股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曾是電子業務的陳詩慧,工作常飛美國出差拜訪客戶,對電子趨勢深具敏感度。(陳詩慧提供)
曾是電子業務的陳詩慧,工作常飛美國出差拜訪客戶,對電子趨勢深具敏感度。(陳詩慧提供)
第一次買股就賺錢,未必是好事,第一次買股踩到地雷股,也未必是壞事,在投資達人陳詩慧身上,可以看到她跌跤謹慎重回股市的身影,因為市場不會永遠壞,落難的好股也不會永遠差,只要投資人勇敢入市,就有機會賺到錢。
原本是電子業務的陳詩慧,2017年初暫離職場,當時手上雖然有400萬元的閒錢,但買房背上1800萬元的房貸,每月必須還款10萬元的壓力也很沉重,「當人有負債、有壓力後,就會想辦法理財。」而她的理財方式,是毅然將400萬元投入股市。
因為陳詩慧曾在電子業工作歷練十多年,大到產業供應鏈、小到電子零件,再熟悉不過,因此投資獨鍾電子股。「損益表一定看,電子股尤其要在意月營收數字。」她表示,月營收象徵一家公司是否成長,其中營收年增率是否持續成長是關鍵指標,「數字持平也可以,但不要出現衰退。」
她舉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控制晶片廠群聯為例,2016年第3季正當要進入傳統旺季時,該公司竟爆出在2009年至2014年間有假交易、做假帳的疑雲,事發當月股價重挫3成,「可是過了1季後,我注意到市場對NAND Flash的需求依然強勁,訂單能見度高。我很仔細觀察群聯月營收年增率,確定它持續成長,獲利也逐季成長,才敢買進。」她笑說,抱股5個月後,大賺逾5成出場,幫她打了一劑強心針。
其實,十幾年前她剛進電子業不久,就有買股初體驗,但被她看上的標的卻不是電子股,「我工作3年,省吃儉用好不容易存了100萬元想去英國念書,繳完上學期學費、換了一部分英鎊,剩下的錢都拿去買了股價200多元的順大裕,希望能靠它賺錢付下學期學費。」
豈料飛到英國後,國內爆發本土金融風暴,這家公司竟然被掏空資產變成壁紙,所幸靠著打工、同學情義相挺完成學業,回國時還負債45萬元。陳詩慧分享,回國不久她工作還債,先接觸基金,再重回股市,現在的她已經卸下業務打工仔的身分,自己創業當老闆,靠著在電子業歷練出來的趨勢嗅覺,主動進市場釣魚吃,幫自己打造另一份收入。

陳詩慧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74年
  • 現職:極上國際事業CEO
  • 經歷:環電業務專員、正文科技總經理特助
  • 學歷:清華大學EMBA
  • 投資心法:從總經及產業抓對趨勢,跟著外資買,嚴選財報佳、出現指標買訊的個股,一槓進洞。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