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倫專訪3】她偏愛傷殘病弱的貓狗 「我想陪牠們走完最後一段路」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李瑾倫帶我們來到高雄駁二特區的文創商店「本東倉庫商店」,她一走近,駐店的其中一隻魚皮貓「小七」便黏在她身上,十分乖巧。
李瑾倫帶我們來到高雄駁二特區的文創商店「本東倉庫商店」,她一走近,駐店的其中一隻魚皮貓「小七」便黏在她身上,十分乖巧。
3年半前,她恢復單身。「當時沒有人知道我發生的事,婚姻議題似乎不占我心上很多分量,可能我也不適合婚姻框架。」她不否認有段時間非常傷心,但受傷感出現得很短暫。「感情不是好人壞人二分法,我常常在謝謝他,如果沒有他,不會有現在這個李瑾倫。」
互相寵愛 最不捨老狗
「之前像是有靠山,遇到問題,有個人在旁邊陪妳。簽字當下,我腦海真的有一個圖像:山崩掉了!你看我有事業基礎,可以養活自己,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即便這樣,一旦遇到這種事,還是覺得山崩掉了!」少根筋又長不大的女孩,終於蛻變成獨立完整的大人,她說她不怕,反而覺得自由了。「我唯一怕的是畫不出東西來,只要我有在工作,就會有收入,只要店不倒,理念就可以繼續推動。」
動物對妳的意義是什麼?「沒有辦法說動物真的帶給我們什麼,只要有感受去理解牠們,就自然會有什麼。動物跟人類一樣會感同身受,會互相尊重,我們寵牠們,牠們也寵我們嘛。」
李瑾倫小時候的臉頰胖嘟嘟(左圖),代表作《子兒,吐吐》裡的主角小豬「胖臉兒」(右圖),靈感正來自於此。(李瑾倫提供)
李瑾倫特別偏愛傷殘、病弱的老狗或老貓。「老狗最容易被人放棄,我看了很不捨。人跟狗很像,一旦老了沒人要理,掉毛或尿失禁已經夠難受了,我跟夥伴們很想陪牠們走完最後一段路。我是從動物回想到人身上,再從人的處境想起自己的老後。」

肯定自我 用愛來創作

年過半百的她,尚未經歷至親離世,卻送走好幾輪動物。每當動物離世,臉上帶有痛苦,總讓她感到徬徨,不知道牠們往生何處。所以她渴望在未來當一名「動物送行者」,幫忙引渡彼岸。「大部分動物認為來這世界上是照顧人類,當牠們離開,最放不下的是怕主人太傷心,沒有好好照顧自己。」說著說著,她情緒一下子潰堤。
她悠悠回憶,曾撿回一隻被棄養在山上、只剩三條腿的白色博美,不管走到哪兒,永遠抬頭挺胸有笑容。「牠都這樣了還能保持樂觀,很給人勇氣。狗在有人愛了之後,會剝掉外層的憂鬱,看起來都很開心。」
還記得另一隻從收容所帶回來的馬爾濟斯,很老,看不到也聽不到,原以為時日無多,結果活了2年。「牠常歪頭呆站著,但嗅覺很好,我悄悄走近,牠會大力吸空氣,一聞到我味道就搖尾巴。我喜歡站在1公尺外,等著牠來找我,像玩捉迷藏。牠找到我,我會開心抱著牠、撫摸牠,稱讚牠好棒、好棒。我常跟傷殘病弱的狗說,老了、病了都不會影響你們原來的樣子,這也好像在告訴自己,不管今天發生什麼事,絕不能夠失去肯定自我的心。」她眼裡噙著淚,又哭又笑。
我突然想起她說過,每次畫狗時會忍不住微笑,心裡暖暖的。「愛是創作的力量,當然恨也是,有人是用恨來創作,不過,我要選擇前者。」她選擇讓那些動物們,在明亮又溫暖的繪本裡,永恆地存活下來。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