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財經記者、之後任資產管理公司公關,目前暫時揮別職場的林志昊,私底下是名攝影愛好者,喜歡到各國旅遊取景,其中更曾兩度探訪印度,親身感受這個國家的神速進步,因此讓他對投資印度堅定不移。10年內固定投資印度股票基金,每賺15%就出場,前前後後共賺了7波。
【印度基金達人】兩度赴印度拍照 攝影迷從鏡頭看見窮國翻身錢景

林志昊投資印度已經10年的時間,從國際強權的角力中,他發現印度會是西方國家對抗中國的王牌。因此,他一手投資印度股票基金,每賺15%就停利出場;一手抱著印度債券基金,長期投資為退休做規劃。
即使今年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印度股債一直都在林志昊的投資清單中,甚至他把印度債當成是儲存退休金的標的。會如此獨鍾印度市場,一開始林志昊是從國際關係的變化中嗅出機會。
「2008年金融海嘯時,大家都覺得美國要毀了,所以那時大家都在猜測誰會是下個救世主?市場紛紛都押寶中國。不過經濟與投資是兩回事,再加上西方國家有『恐中情節』,因此會傾全力扶植一個足以能跟中國抗衡的新興勢力,而不管從經濟成長率、國家量體、僑民在西方文化圈的影響力,以及人口紅利來看,印度都會是那張抗衡中國的王牌。」林志昊分析。
除了從國際關係解析印度,前後兩次旅遊的觀感則讓他更加篤定,自己選對了市場。林志昊笑說,5年前第一次到印度旅行,真的有嚇到!「國際機場裡竟然有鴿子築巢,鳥還在櫃台飛來飛去。火車沒辦法準時發車,因為有隻牛在鐵軌上不走。」
但隔年再度踏上印度,他觀察到沿路的房子變多了,國際機場裡也沒有飛鳥出現。而旅途中他觀察到印度人民都非常快樂,「我覺得這個超重要,快樂的人會覺得自己的未來都是美好的。這代表印度整體向上動能很強。」林志昊表示,只要有耐心,投資印度拿到的報酬率通常不會太差。
除了印度之外,林志昊也持有中國股票基金,他同樣是從國際關係及歷史觀來判斷,「從過去到現在,中國不管是什麼黨執政、採取什麼樣的路線,它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要國富民強。」他分析,中國走過共和體制、三民主義,再進入到共產體制後,改革也從未停滯。從鄧小平的資本主義改革開放,到現在習近平的資本威權體制,過去這100年間,中國都做足了實驗。
「對中國人來說,什麼主義一點都不重要,他們是務實的民族,哪天為了國富民強也許會走上民主道路。」就是這種務實的精神,讓林志昊認定中國經濟還會繼續地蓬勃發展。「能在中國存活下來的企業,都經歷過血淋淋的奮鬥。」在殘酷的市場篩選下,這些企業成為產業中的佼佼者,競爭力更不在話下。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