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主要牛市的基本因素有2:重大改革加政策寬鬆。
【基金講堂】2個關鍵時刻加碼 買中國穩中求進

每每去一趟大陸,總是要聽聽當地基金公司對於A股的看法,是否與我們在台灣看到的、聽到的一樣。7月去了趟大陸廣州,與2家基金公司的領導同台,他們各述對A股未來展望,其中一位基金公司領導的講述,大家不妨參考看看。以下節錄他的講法:
1999年~2001年:上證指數從1057.7點漲到2245點,漲幅112.25%。重大改革政策是貨幣分房、國企改革、加入世貿、降息降準。
2005年~2007年:上證指數從1039.19點漲到6092.06點,漲幅486.23%。重大改革政策是股權分置改革、匯率改革(外資湧入)、中小版推出。
2008年~2009年:上證指數從1664.92點漲到3478.01點,漲幅108.90%。重大改革政策是人民幣4兆元刺激經濟方案、天量信貸、創業板推出以及降息降準。
2014年~2015年:上證指數從2024.83點漲到5166.35點,漲幅155.15%。重大改革政策是一帶一路、國企改革、互聯網、降息降準。
定期定額 越跌越買
至於今年以來可以見到的重大改革政策有科創板推出、減稅降費人民幣2兆元、資本市場國際化、降準,但尚未降息。
還記得7月22日大陸科創板正式開張,當天上證指數並不給力,不過也可理解,因為科創板前5天沒有漲跌幅限制,喜歡賭一把的人都跑去了,自然吸走上證的成交金額,沒有量、價就難漲了。
不管最後科創板是否再度帶來「新板上市就迎來大行情」的盛況,但只要簡單地這樣做,即平時不斷地定時定額以「求穩」,適當時間考慮加碼以「求進」,就有機會讓投資人享受到A股慢牛累積成一隻大牛的果實。
至於適當時間怎麼拿捏?以下提供求進的2個關鍵時刻。
關鍵時刻1:股市跌破10年均線、融資餘額創新低、股市成交金額創新低、新基金募集失敗多。
關鍵時刻2:定時定額報酬率出現-30%以上、月KD在20附近黃金交叉。
只要出現以上這2個關鍵時刻,可採取每月定投加碼扣,或單筆買入相對應的ETF、以定率加碼法(設定股市每下跌一個幅度就進場加碼,且越跌買進的金額越高)買入定時定額的基金。
如此,投資必能達到穩中求進。當然你買的基金必須是處於對的市場、且績效在同類型中表現在前段班的標的。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