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邊有牧師陪我媽聊天,也吃有玩,還可以打桌球。」一次他正準備單手拋發球時,一個同齡女生經過,「就走過來一個太妹,跩跩地對我說:『你那是假手吧,脫掉給我看。』我那時愣住了,叫我脫衣、脫褲子都可以,脫假手怎麼可能,我非常驚慌…後來不想服輸,還是脫了,沒想到那女生看到我被悶臭的小雞腿,說了一句:『好可愛。』第一次有人用正面的話來說它。」
【獨臂養家4】檸檬過剩 他開直播現切拚老茶廠轉型

家裡氣氛、環境一直低迷,國中時,詹翔欽帶媽媽接觸了信仰,「人家是一週去作禮拜一次;我們是一天去好幾次…」詹媽媽漸漸走出,詹翔欽也得到面對自己身體殘缺的契機。

慢慢地詹翔欽面對了自己的身體缺陷,國三開始,他不再戴假手,也開始努力K書考上新竹高中,「我嘗到一些甜頭,拿到不少獎學金幫家裡。我還會把學校剩下的營養午餐都打包扛回家,我只有一隻手耶,扛得很累,但我爸要面子,死都不肯吃。」

一進茶廠裡,唯一的裝潢就是詹翔欽滿滿的獎狀、獎盃,大學曾是幼教系,又經常演講、受訪,他很懂得熱場,或者說,很懂得表現。他從小不服輸,什麼都學,「還跟蕭煌奇老師學過唱歌,家扶贊助的。」什麼課都想修,大二時甚至轉到體育系,「我常常是班上公幹的對象,因為太白目了。這幾年我一直在學著收。」大二時爸爸過世,憂鬱症的媽媽又腿傷開刀,他第一次遇到付不出學費的窘境。「真的付不出來。我後來打電話給高中時認識的一位新竹縣文化局官員,他曾經說過有問題可以找他,後來他真的帶了一萬元現金來幫我。沒有拉不下臉的問題,這是當時我唯一想得到的辦法。」

一路受到很多幫忙的詹翔欽,大學畢業後開始思考出路。「我的專長是游泳,但只能教身障者,而且只能一對一教學,從實際面考量,這樣的收入真的不夠我養家。而且我小時候接觸過很多身障家庭,大部分都比我家還窮、還苦,我也不想跟他們收錢…」
他看了看住了20幾年的老茶廠,忽然想,他少一隻手,都可以從幼教轉到體育系了,茶廠為何不能轉型。「剛好那時候凍檸茶很夯,果農一窩蜂種檸檬,供過於求,檸檬不但很漂亮,價格還很便宜。我隨便買了一袋,開直播現場切,說要做一批檸檬茶包,結果網友都說要買…」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