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嘉專訪2】批阿扁被列入11寇 他灰心脫離政治圈去種田會員專區人物羅文嘉帶我們回到他的故鄉桃園新屋,他從父親那裡繼承的農地,至今每年仍固定收成有機稻米,農忙時,他也會下田幫忙。文 黃文鉅攝影王漢順影音陳建彰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20.01.20 06:2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3 臺北時間一鏡到底民進黨羅文嘉劉昭儀馬永成祕書長幕僚陳水扁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背骨不信邪 烏鴉被討厭灰心陷低谷 暫離政治圈所謂白目線鏤刻在他背上,愛之者,惡之者,皆肇於此。去年初,他接任民進黨祕書長一職,「我明知這是坑,跳了會一身髒,但眼看香港的處境越演越烈,不得不讓人更憂心台灣,我的想法是今天改變不了,也不放棄改變的機會和責任,如果改變不了,最後是我們不想看到的結果,以後一定會後悔!」他說得儼如烈士。背骨不信邪 烏鴉被討厭「我的個性中是有一種不信邪的部分,我覺得很多事情為什麼一定得這樣?為什麼不能有別的樣子?為什麼不照你(統治者)的方式來,就得忍受恐懼及懲罰?我就是不能忍受持有權力的一方,來欺負、打壓沒有權力的一方,我要反抗、我要去改變。」反抗與改變,是他昔日抗衡國民黨的姿態,但若換成陳水扁垮台後他在民進黨內的四面楚歌,亦無不可。投入選戰近1年,故鄉農舍外圍早已長滿了雜草,採訪這天,羅文嘉難得忙裡偷閒,忍不住說要好好整頓、修剪一番。太太劉昭儀不諱言說:「他的理想性格有時候不合時宜、不受歡迎,到現在還有人罵他背骨啊,他是格格不入的,是烏鴉嘛!他曾說他以為搞政治可以改變很多人,可是失敗了,個性不合適,也沒有眾人支持,後來都被討厭。」2001年,他辭去文建會副主委參選立委,順利當選;2005年,辭去客委會主委參選台北縣長,卻落選了。2006年,陳水扁陷入國務機要費案、海外密帳案遭聲押,他批評阿扁以「南線專案」為自己抗辯,說法前後矛盾,是很糟糕的策略,這番話被挺扁人士抨擊「忘恩負義」,列入「11寇」。灰心陷低谷 暫離政治圈2011年,投入台北市立委初選,敗給姚文智,隨後痛斥負面選舉歪風,表達對政治灰心。他意識到性格與環境的落差,「我已到了臨界點,所以決定離開。」淡出政壇之後,他收購水牛出版社、回故鄉桃園種田、跟太太創立「我愛你學田」市集兼餐廳,仿效北宋「學田制度」,透過購買「學田米」的方式代替捐款,把盈餘投入偏鄉教育。自2011年淡出政壇後,羅文嘉歸隱田園,種田賣米,經營書店,也積極推廣偏鄉孩童教育。若不是前年民進黨大敗,激發大家的「亡國感」,他也不會決定在去年答應受邀接任祕書長。他說,自己是為了下一代的自由民主而打這場仗。劉昭儀回憶那段低谷,用「很苦」形容,「縣長選輸後,被黨內人士凌辱,再加上他講了阿扁的所謂不中聽的話,這些之後,有些話不能說出口,往心裡吞成了內傷,等於是一個永遠無法結痂的疤,所以,當我知道他決定再次面對那傷口(回政治圈),只能由他去。」台大政治系同窗、一同擔任陳水扁核心幕僚的馬永成說,羅文嘉很浪漫主義,有崇高理想性格,「他在扁政府時期像領軍打仗的主帥,回來當祕書長不一樣,必須協調整合人際,過程中,同理心變得很重要,得理解各派系不同人馬為何這樣想?過去他領軍作戰,同理心不太重要,黑白很分明,但同理心必須在黑白中間保有灰色地帶。」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