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媽媽生病,是因為她開始不回家,爸爸只得半夜去找。她會說,她在龍山寺遇到了一個叫小英的日本人,小英很喜歡台灣,來了幾次什麼的,其實就是她幻想出來的朋友。也開始會暴衝,譬如有次我拒絕拜拜,她就拿剪刀架住我的脖子,叫我在神桌前下跪。
【心內話】我媽媽是金智英

事情發生在我13歲那年,某天放學,爸爸把我和哥哥、弟弟叫過去,說要載我們去一個地方,結果是松德精神科病房。原來,媽媽在那裡住院。爸爸說:「媽媽最近可能不會回家了,她需要看醫生。」那是我少數看到爸爸哭的一次,眼淚打在方向盤上,停不了。
媽媽住院期間,我動了盲腸炎手術,手術結束後,我醒了,但身體還不能動,一個不大熟的阿姨來醫院幫忙,主動幫我穿內褲。這件事一直卡著我,心想,這種事,應該由媽媽來做吧?媽媽真不負責任。
媽媽在松德住了一陣子就出院了,後來持續吃精神科的藥,前年又確診失智。同年,我則經歷了和交往6年的男友分手,原因是去他家吃飯時,他奶奶要包紅包給我,結果被他媽擋住,意有所指地說:「先不用吧,還不知道以後是不是(家人)呢?」男友則假裝沒聽到,讓我很受傷。

那時也意識到,天哪!我這輩子可能都要當我媽的照顧者,離不開這個家了,有點嚇到,被觸發,就生病了,診斷為躁鬱症,也開始吃藥。
我跟媽媽很像,都有1個哥哥1個弟弟,人設像是複製貼上,差別只在我家不會重男輕女。外公以前在菜市場做買賣,媽媽凌晨3、4點就要起床去幫忙載貨,舅舅都不用做。婚後,媽媽專心當家庭主婦,生了孩子產後憂鬱,最後精神出狀況,跟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好像。
去年,我一度狀況加重,也想著要去松德住院,醫生開給我很強的藥,吃了像住在泡泡裡,周圍都是啵啵啵的聲音。我想,這幾年,媽媽也都是住在泡泡裡吧?在我的人生,這可能只是一個暫時的谷底,媽媽卻是一直住在谷底。
我不要變成媽媽那樣,一定要讓自己快點好起來,也開始嘗試寫作,寫下的第一個句子是:「我一直在等,母親完全忘記我的時刻。」我不覺得失智是壞事,如果可以讓她把不愉快的事都忘掉。我不想刺激她,只想理解她,用我的病去理解她。我覺得我們的病,才是我們血濃於水的證明。
方億玲,27歲,台北市,活動企劃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