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價值投資術5】向巴菲特學習 她靠投資超前部署退休金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不論在課前課後,江季芸總是活力十足且親切,自然地和學生打成一片。
不論在課前課後,江季芸總是活力十足且親切,自然地和學生打成一片。
「同學來,老師講個笑話讓你們提振精神!」循著一陣爽朗又有感染力的笑聲,來到銘傳大學企管系的課堂,講台上的江季芸活力十足地授課,不時穿插充滿「江氏幽默」的笑話,讓氣氛很是熱絡;穿梭在校園間,幾個學生親暱地和她打招呼聊天,不難看出江季芸深受學生歡迎。
在銘傳企管系任教14年,能讓江季芸眼神發亮的除了學生,再來就是投資理財。「我奉巴菲特為師,希望在投資路上,時刻謹記他的精神、將其融入到DNA中,還幫自己取了個綽號『江菲特』。」而這位「江菲特」從2015年以300萬元本金進場投資,現在已滾出近千萬資產。
原本是書商、進而和江季芸成為朋友的鍾小姐說,「老師簡直是用『迫不及待』的方式在推廣投資,還直接列了書單給我。」她表示,過去短線操作,但獲利都沒有江老師的方式穩定,「我很感嘆,如果早一點知道如何正確地投資,或許已經財富自由了。老師都會鼓勵說,現在知道也不算太晚。」
事實上,江季芸也是二度入股海,才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她的第一份工作是證券營業員,身處號子裡,每天看著紅漲綠跌的股價,追明牌、炒短線,賺賺賠賠。驚覺生活不能再如此下去,江季芸決定重返校園進修,從碩士一路攻讀到博士,進而成為大學老師。
懷抱著熱情投入老師這份「天職」,江季芸不論授課、與學生互動都十二萬分用心,快樂又享受地從事教職。不過,隨著少子化浪潮襲來,私校大學老師開始人人自危,再加上教授升等制度曠日耗時,引發了她的危機意識。江季芸想起曾經熟悉的股票市場,決心做好投資理財,因此埋首書海、研讀投資大師們的經典,5年前開始積極進入市場。
江季芸透露,由於對投資理財有些心得,籌劃出書中,內容主要是讓新手也能懂的觀念與方法。曾是她指導的碩士生吳先生指出,江老師很關心背著學貸讀書的學生,「之前就常聽老師說,想教大家簡單但能穩定獲利的投資方式,進而減輕生活負擔,預先為未來鋪路。」
因為累積財富有成,距離開校園的目標不遠,但江季芸說,反而因此更珍惜在校的日子。「我依然每天往學校跑,最大的熱情仍是教學。」受限於外在的環境與制度,讓江季芸被迫思考轉彎,不過,幸運的是,她在投資中找回了主導權。

江季芸投資小檔案

  • 年齡:六年級生
  • 現職:銘傳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
  •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博士
  • 經歷:證券營業員
  • 投資心法:著重企業價值,勤做功課找好公司、鎖定殖利率7%時買進,持有2~3年賺3成便獲利了結。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