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media
註冊/登入登入

財經理財

理財

美食旅遊

美食焦點旅行台灣看見世界廚房密技好酒情報

娛樂

鏡大咖影劇專欄

人物

一鏡到底心內話鏡相人間財經人物

新聞深探

時代現場完整全文
  • 財經理財
    理財
  • 美食旅遊
    美食焦點
    旅行台灣
    看見世界
    廚房密技
    好酒情報
  • 娛樂
    鏡大咖
    影劇專欄
  • 人物
    一鏡到底
    心內話
    鏡相人間
    財經人物
  • 新聞深探
    時代現場
    完整全文
  • 動態雜誌
註冊/登入登入

【鏡相人間】被老礦場鑿裂的中華村 蝴蝶與砂石車的戰爭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礦業改革停滯,一座位在宜蘭員山鄉、由永侒實業開發的礦場,卻在去年逆勢提出擴大礦業用地環評申請。老礦場死灰復燃,影響最深的是住在礦下的人。
礦業改革停滯,一座位在宜蘭員山鄉、由永侒實業開發的礦場,卻在去年逆勢提出擴大礦業用地環評申請。老礦場死灰復燃,影響最深的是住在礦下的人。
文
  • 尹俞歡
攝影
  • 周永受
影音
  • 鄒雯涵

發布時間 2020.06.14 18:28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環保署環評法環評礦業砂石車礦業法宜蘭鏡相人間永侒礦場
facebook-shareline-share
已複製連結
donate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
  • facebook-shareline-share
    已複製連結
  • donate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
  • 重車壓境 噪音不斷
位在宜蘭員山鄉的永侒礦場,去年申請擴大開發。老礦場死灰復燃,住在礦下的人首當其衝。座落礦場旁的中華村,村內有3座礦場、5座砂石場,山腳下原本蝴蝶聚集的日常,20年來被土石滑落、水遭斷流、砂石車呼嘯路間的景象取代,成為兩代村民的共同記憶。
此刻開挖新山頭,不僅可能汙染當地珍貴水源,原本單純的社區關係更被開發帶來的可能利益逐步腐蝕。一座說不清必要性、地點也備受質疑的礦場,在齊柏林逝世後3年,正挑戰台灣礦業改革的決心。
冬季天氣一向陰冷潮溼的大安埤山腳邊,那天意外陽光普照。王榮發(化名,54歲)和我們相約村內某座橋頭,他家就在300公尺外,我提議可以趁著天氣好散步去,他欲言又止地說:「其實…我平常都開車。」上了路,到王家短短不到1分鐘車程,沿途2台砂石車呼嘯經過。二線道路面寬不過5、6公尺,一台砂石車便占去一半,同側行人幾無站立空間,這才懂王大哥為何不愛走路。

重車壓境 噪音不斷

中華村上鄰雪山山系,下傍蘭陽溪,在蘭陽平原裡居於沖積扇頂端。早年村內因居水腳湧泉帶,水源豐沛,常有蝶群聚集,50年代居民以尿液製作誘捕陷阱,最多一天可捉5,000隻。70年代台灣經濟快速發展,產業結構轉變,採集自然資源無法為養家活口的單一選項,村民們於是開始外出至市區找頭路。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

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99元
全站看到飽

加入premium會員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解鎖單篇報導

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

延伸閱讀
  • 【番外篇】齊柏林過世三年 礦業改革去哪了?
    【番外篇】齊柏林過世三年 礦業改革去哪了?
  • 【番外篇】礦場老闆批永侒:時機不對體質最差,還要衝第一個
    【番外篇】礦場老闆批永侒:時機不對體質最差,還要衝第一個
  • 【番外篇】環評委員都不滿意的開發案 為何可以苟延殘喘?
    【番外篇】環評委員都不滿意的開發案 為何可以苟延殘喘?
  • 【錢坑與屍坑3】我曾救過32個礦工
    【錢坑與屍坑3】我曾救過32個礦工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鏡週刊紙本雜誌
      • 訂閱電子雜誌
      • 內容授權
      • 下載APP
      • 新聞自律綱要
      • 《鏡週刊》AI使用準則
      • 鏡週刊紙本雜誌
      • 訂閱電子雜誌
      • 內容授權
      • 下載APP
      • 新聞自律綱要
      • 《鏡週刊》AI使用準則
      • 客服信箱MM-onlineservice@mirrormedia.mg
      • 客服電話02-6633-3966
      •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本網頁使用 YouTube API 服務, 詳見
      YouTube 服務條款、 Google 隱私權與條款
      瀏覽此頁面即代表您同意上述授權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