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之旅,第一篇竟是馬爾地夫?是否顯得有些浮華,若有這樣的念頭,那或許你只看到該國的一部分而已。以前和多數人一樣,我對馬爾地夫的印象不外乎搭乘水上飛機前往一島一飯店頂級渡假村,入住成排的水上屋,這樣的旅行方式固然不錯,但我更想的是真正認識當地的文化。
【紙上解封亞洲1】我的馬爾地夫之旅 和別人不一樣

長達一個多月的居家生活,不禁懷念起可以恣意當空中飛人、遨遊各國城市的日子。在朝思暮想、期待解封的沉悶日常中,回憶或許是個不錯的方式。試著翻出一張張美照,尋找當時海島沙灘上奔馳的熱情、海上石林的如夢似幻,亦或是漫遊小鎮的那一份幽靜。


過去馬爾地夫政策規定,渡假村只能興建在無人島上。直到2010年開放居民島也能經營觀光後,才一揭當地人生活的神秘面紗,也大幅降低遊客到馬爾地夫旅行的費用。身為「體驗型」的旅人,比起奢華之旅,我覺得居民島探祕更符合我。
馬爾地夫的島嶼有超過1000座,其中約250個島嶼是有人居住的,也就是上述所說的居民島。透過經營馬爾地夫居民島旅行的旅行社「玩轉馬爾地夫」推薦,我前往讓我此生難忘的島嶼─蒂納杜(Thinadhoo),是一座僅有27位居民的小小島。

從馬列機場出境對面就是碼頭,可直接搭快艇至蒂納杜島,只消一小時的時間。甫登上小島,碼頭邊有幾個孩子在踢球,樹蔭下婦女抱著小嬰兒乘涼,眼前這幕逃離喧囂的閑靜,讓我第一眼就愛上這座小島。

島上唯一的「緬梔花飯店」(Plumeria Maldives)老闆Azee出生在這座小島上,從事貿易事業有成之後返鄉,以不影響島嶼原始樣貌為宗旨設立飯店,給予許多當地人工作機會,甚至幫經濟困頓的島民蓋房子。Azee很希望可以讓遠道而來的遊客,認識當地真實人文風景,所以跟著他的員工,我不僅前往鄰近海域浮潛、夜釣,還登上無人島玩耍,甚至品嘗到傳統早餐和當地特殊的「檳榔」。

海上夜釣的行程,搭上當地船長的船,船員們會教遊客如何使用釣具,以肉末當作餌,就能在魔幻時刻體驗海釣樂趣。在徐徐海風吹拂的悠然中,突然一陣驚呼,竟然是一隻超大的鬼蝠魟(Manta),悠游在一片無邊際湛藍海域中,牠如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星般閃耀著,是除了漁獲意外的收穫。

旅途中最美好的必然是不期而遇。生態極好的馬爾地夫,值得天天泡在海水裡,各種軟硬珊瑚、繽紛七彩的熱帶魚看不盡,夠幸運還會遇上徜徉海中的海龜,或俏皮飛躍海面的海豚,每一次的相遇都讓我迷上馬爾地夫。



在蒂納杜島周圍還有大大小小的無人島、無人沙洲。白淨無瑕的沙洲,像是上帝遺落珍珠,無邊無際的大海純淨見底。跟著當地人,我甚至在沙洲上享用早餐,品嘗的不是浮誇的西式料理,而是傳統的馬爾地夫食物,這樣的體驗我非常滿意,樸實卻又有無限的美好。


旅遊記者 陳姿吟
旅行的意義不只是親眼見證大自然的遼闊,更是感受地球上各種不同文化的衝擊。有生之年,我願意花大把時間歲月去旅行,去聽別人的故事、認識別人的生活,洗滌我心靈、增廣我見聞。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