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縮減購債規模啟動 緊縮速度恐加快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公開市場委員會會後記者會中表示,聯準會最早可能會在11月開始縮減購債規模。(翻攝自聯準會官網)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公開市場委員會會後記者會中表示,聯準會最早可能會在11月開始縮減購債規模。(翻攝自聯準會官網)
聯準會在上週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中,揭露了他們的經濟預測與未來貨幣政策方向。我在8月初的專欄中提到:在7月亮眼的就業報告發布後,市場預期我們距離聯準會縮減購債規模的時間點,又更近了一些。很可能是在8月的全球央行年會,或是9月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但我認為,聯準會可能會等待更多數據,以及美國債務上限問題解決之後,才會正式宣布縮減購債,最有可能的時間點,將會落在第四季。
而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公開市場委員會會後記者會中,證實了我在8月初的預測。他表示聯準會最早可能會在11月開始縮減購債規模,並在2022年年中完成。

資金流向美國 台股需當心

這樣的緊縮訊號公布後,市場並沒有明顯修正,美股甚至還出現了較大幅度反彈,但我認為全球資本市場很可能即將出現資金流向變化,一如我在9月初的專欄中所寫到的:
如果以2013年的經驗來看,聯準會在12月宣布自2014年開始縮減購債規模,在那之後的資本市場出現了明顯改變。
首先,在新台幣部分,在聯準會宣布之後,新台幣對美元就出現一路貶值。在各國股市部分,2013年全球股市表現普遍都不錯,其中又以已開發國家表現最好。而到了2014年開始縮減購債規模這一年,只有美國股市能夠維持2位數以上的報酬率,整體新興市場則是已經轉為負報酬,只有國際收支狀況較好的台灣、中國維持正報酬。到了2015年正式升息這一年,只有美國勉強維持在正報酬,其他市場則是無一倖免的出現大幅修正。
也就是說,在美國確定緊縮方向的這個時候,雖然美國股市表現相當強勁,但對於我們台股投資人來說,應該要特別留意才是。
更重要的是,聯準會在這一次會議中調升了通貨膨脹預期,而且有超過半數成員贊成在2022年底前開始升息。可預見未來的緊縮速度可能會比過去快上許多,資本市場反應也會更為激烈,投資人應該特別留意匯率與股市的變化。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