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上,熟悉王必勝的人,無不說他人緣好、個性好。北榮胸腔科蘇一峰說,「我還是住院醫師時,他是主治醫師,他個性海派、阿殺力,他會拍拍我的肩膀,說:『有什麼事都可以問我。』讓晚輩覺得他沒有距離感,很平易近人。」衛福部桃園醫院院長徐永年用從容、穩定、準確這3個詞來形容他,而王必勝的恩師彭瑞鵬則說他處事圓滑、快速。SARS時期彭瑞鵬擔任應變工作小組召集人,知道王必勝擅於駕馭繁瑣的行政職務,便指定王必勝擔任執行祕書,「那時關渡醫院發生院內感染,我們3天就解決了。」彭瑞鵬說。
【王必勝專訪番外篇】雖然名字叫必勝 但人生其實常常輸

這幾天還好嗎?電話裡我們問王必勝,這一星期以來,他的婚外情成了八卦熱門話題。他語調很誠懇:「壓力非常大,每天都吃不好、睡不好,我還不清楚自己是個公眾人物,我很低調,不常受訪,突然變成公眾人物,我必須面對這些事情。」指揮中心有給你壓力嗎?「沒有,我自己很尷尬,給工作上的同事帶來了困擾,平常說的都是公事,也不會說私事。」
苗栗京元電子廠群聚感染,王必勝擔任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然而工廠是一個封閉的世界,一個代表政府的外人到那裡指指點點,要取得這些公司老闆、主管的信任與配合,並非易事。
問他怎麼做到的?「我把自己當成是去溝通的,不會說我去到那邊,我是前進指揮官我就要你怎麼樣,不會,因為業別不同,我也不清楚他們工作的型態,所以我帶著互相討論的心態,去找他們的主管,我會告訴他,我的來意就是來協助你們。」
「我常在講,如果你要處理防疫,其實很簡單,所有人全部停工,14+7(隔離),全篩PCR,之後全打疫苗,這個誰都會處理,可是,他們一方面不想影響公司,停工範圍不能太大,但是又不能沒有達到防疫的效果,有時候就要去想,想了就很複雜。」而移工因受隔離,等於強迫休假,沒有薪水,這細節他也注意到了,「一開始就要擔心,因為我有個經驗,移工沒有薪水就要去隔離,就會暴動,關不住,這第一個就要跟廠方去解決,照樣給薪。這些都是處世的技巧,你要面面俱到,不能只顧董事長、總經理、副總,最基層的員工你也要顧到,才能處理掉所有事情。」
所以為他人設想,就是你的防疫心法嗎?「我想這也是跟指揮官(陳時中)學習蠻多的,你要設想每一個人的處境,防疫才會成功,而不是只有做你要做的事情,我想我是有在落實這一點。」
那這跟你的人生觀有沒有雷同之處?你太太說你常常幫人想,容易濫情、不知道分寸?「我想這是我的優點,也是缺點吧,看用在哪裡,我是希望以後都用在公務上面,私人的應該不可以這樣。」你現在會不會擔心我在挖苦你?「沒有、沒有、沒有,沒有挖苦,我講的都是事實。」
名字叫必勝,聽起來使命必達,可有因此覺得自己做事一定要必勝?他說的確常被身邊的人開玩笑,名字是過世的外公取名,沒機會問名字由來。決定當醫生,是因為母親過世,母親是彭瑞鵬的病人,彭瑞鵬跟我們提到,他的母親曾在治療時說自己的心願是看到王必勝考上醫學院。
建中老同學又是老朋友的林光中說,王必勝的母親過世前,並未住院,而是待在家中,那時王必勝每晚都陪著母親。林光中說:「大學聯考前3個月,畢業典禮當天中午結束,一起離開學校時,他緩緩地告訴我們,媽媽昨天走了,我們就一言不發,漫無目的在台北市走了一個下午。」受此影響,大學聯考沒能考好,班上同學大多都考上醫學系,而他分數只到台大機械系,因此立刻決定重考。
「我呀,這輩子輸的事情可多了,人生沒那麼順利,很多波折。」王必勝說。而現在,本該是因防疫工作優秀而功成名就的一年,因婚外情成了尷尬的一年,他要面對的波折,或許才剛開始而已。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