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美國終於在11月初通過未來5年將新增5,500億美元、總規模約1.2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則可望為經濟增長添柴火,著眼美國經濟基本面強健,基礎建設法案有助提升生產力,預期美股將持續扮演多頭主流。
【財經氣象站】美基建法案過關提振經濟 美股續扮多頭主流

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較9月份加速上漲,並創下31年來最高,引發長期通膨擔憂拖累美股下跌,然而近期所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仍有高達81%的史坦普500企業獲利優於預期,且企業利潤率未受到太大影響,顯示企業應對供應鏈瓶頸及勞工短缺的狀況良好,且高漲的物價終將因供需面調整,使物價與通膨預期逐漸緩和並回到長期預期水準。
美股預報:晴天
利多:
-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落幕,加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社會大眾及自然棲息地、推動氣候金融、建立公共及民間資金的合作關係等四大目標,將加速各國政策更朝低碳經濟邁進,刺激相關產業發展。
- 傳統旺季行情。
不確定性:
- 中國政策風險:中國對多個產業加強監管增添經濟降溫風險,所幸近期亦傳出包括可能發放校外輔導牌照及鬆綁房地產業3條紅線限制等消息,後續政策動向仍待觀察。
- 冬季疫情反撲。
鏡週刊投資建議:
著眼美國經濟及企業獲利基本面強健,加上美國基礎建設法案有望進一步提振未來幾年美國的經濟及就業增長,建議投資人可以產業多元布局的美國平衡型基金做為資產配置核心,兼顧收益及類股輪動機會。
股市配置看好側重數位轉型題材的科技產業,以及可受惠拜登政策的基礎建設產業,亞洲新興市場則可望受惠疫情降溫、經濟進一步重啟,可以側重科技及消費的亞洲中小型股票基金為投資首選,債市配置則看好新興的美元計價波灣債市機會,因波灣產油國政府財政可受惠石油需求上升,而且經濟改革帶動產業多元發展機會,除了金融產業,其他如工業、公用事業的機會也正應運而生。
- 穩健布局:建議可配置受惠通膨環境的高收益債及波灣債,或股債兼備且類股多元配置的平衡型基金,以抵禦殖利率上揚的壓力。
- 積極策略∶:美股屢創新高後震盪難免,著眼美國經濟基本面強健,基礎建設法案有助提升生產力,建議首選創新科技成長股及基礎建設產業搭配中小型價值循環股,掌握政策受惠與第四季旺季行情。

國際市場:全球主要股匯債市展望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