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筆記】在夕陽餘暉中體驗金門印象會員專區美食旅遊金門石蚵田採收之後在水池清理泥沙,背後伴隨的夕陽是一幅天然美景。文 彭仁義攝影彭仁義發布時間 2022.01.21 09:57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1 臺北時間蚵仔歷史戰車金紙金門牛攝影筆記結婚洋樓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在2021年底曾去了金門採訪一趟,陽光明媚的天氣對比台北的濕冷,感覺分外懷念,採訪期間受到了不少受訪者的熱情招待,也對金門的人文印象有不同的感受,遇到許多可愛的老人,看見跟台灣本島不一樣的樣貌,在錄影行程之外,也利用空檔使用手機捕捉了一些金門美景印象,整理一些覺得有感的照片分享。金門石蚵田與一般採蚵方式不同, 天然的花崗石鑿成石柱後插立於海灘上讓蚵苗附著。許多碉堡岩洞可供祕境探險,石頭閃爍著猶如淡淡的金色光芒。民宿主人的熱情招待,在洋樓前吃飯的經驗,想必也只有這一次。金門閩氏建築保有獨特的風格歷史,即使殘破也很有味道。居民還是常使用井水來提水取用,保留淳樸的生活型態。荒廢的海上堡壘遺留著鎮守基地的戰車遺跡。小金門巷弄之間的光影交錯,可以看見歲月更迭的痕跡。數量稀少的金門牛,傍晚時分恰巧遇見母牛帶小牛的場景。被金紙店包圍的老婆婆,看到有客人進來很熱情的招呼客人。小金門鄰里間看到有人來採訪都很好奇,走進一位老婆婆家中,牆上掛著跟子孫還有夫妻倆金婚的結婚照片。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