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第10年的「2022月津港燈節」,即日起至2月28日在台南鹽水盛大登場,去年因疫情停辦,大家未能欣賞到的作品,也恢復在原地展出,加上今年的新增展區,共有超過70組藝術團隊、83件藝術作品參與,是歷屆最多,這次燈節也以「禮物/PRESENT」為策展主題,英文單詞PRESENT擁有「禮物」和「現在」兩個意涵,象徵期盼人們把握當下、珍惜此刻的寓意。
2022月津港燈節強勢回歸!展出歷年最多作品 日本teamLab跨海打造奇幻水族館

去年因疫情影響而停辦的月津港燈節,今年宣布復歸,這回展出多達83件作品,堪稱歷年來最多。5大展區中的鹽水車站區將昔日糖鐵車站及倉庫打造成前衛又夢幻的光影世界;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日本超夯藝術團隊teamLab也首度參與,於古蹟老戲院中創造出沉浸式互動投影作品《彩繪水族館》。
親子遊客不容錯過的沉浸式互動投影作品《彩繪水族館》,採線上預約制,國際知名的日本藝術團隊「teamLab」在永成戲院中打造奇幻海洋世界,遊客拿起展場中準備好的蠟筆,在指定圖畫紙上彩繪出海洋生物,經掃描後,剛才手繪的魚兒立刻出現在螢幕上,甚至還可與手繪魚兒觸控互動,團隊還與國外展場連線,舊金山的魚兒會突然游進台灣展區,十分有趣。




這次「2022月津港燈節」依地點共分為5大燈區:車站燈區、巷弄燈區、新創燈區、以及件數最多的徵件燈區和藝術燈區。展區範圍太大,想要一次看完,可能會走到「鐵腿」,這次燈節有不少結合科技聲光創作的作品,不妨先鎖定車站燈區的3件作品參觀,之後再視體力依序前往別的展區。
白天是綠地、月台與糖鐵五分車的鹽水車站,到了夜晚,廢棄倉庫裡頹圮磚牆與盤根錯結的老榕樹,成了藝術家們的創作空間,葉廷皓創作的《光流》將光想像成一種流動的狀態,利用聲音驅動使光影充滿整座倉庫空間,結合地景呈現多重感官體驗;《月台風景》以劇場燈光為基礎,敘述糖廠、舊車站、倉庫的歷史軌跡。今年去過「空山祭」的人,應該對於作品《噪軌》並不陌生,這次也以270根LED光柱、燈光、聲響、煙霧,呈現出軌道噪音、鹽水蜂炮、月津港波光意象。




從興隆橋到自行車橋這一段河道,藝術燈區作品於兩側河畔及水上展出。其中幾件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像是水面上出現的巨大月亮《伴月》,藝術家陳奕彰以直徑6米的月亮為主體,搭配高彩度的線條旋轉、舞動,仿彿進入另一個超現實的魔幻時空,時間、空間似乎都在此停駐。
鹽水蜿蜒河道形成了彎月狀,故得名「月津」,都市藝術工作室的《月亮的故事》以月津八景詩句「聚波漁火」為主題,利用燈球與在地居民共同創作,透過剪下各式各樣的船隻,在燈球上呈現過往「聚波漁火」的畫面,讓在地居民一起在月亮上述說屬於鹽水的故事


月津港的水流也是居民的共同記憶,禹禹藝術工作室的《月光紛飛》以水的漣漪為發想,一圈圈的水漣漪串起曾有的美好時光。而擅長竹編創作的禹禹藝術,另件作品《拾光》運用竹、木、鐵,在地面上打造出一個光痕交疊的種子,遊客可以走進作品內,感受燈光竹影交織出的夢幻空間。


河面上還有一件繽紛作品《魔動時刻》,是藝術家林建志以日本卡通「魔動王」為發想,位於水面魔法陣上方的作品,可從不同視角觀看,一下子是「魔動王」、一下子又是鹽水八角樓的意象,相當有趣。另一件作品《菱田裡˙波光間》由凡京設計所創作,重現月津港昔日採收紅菱時,船筏逐水波光影而行的菱田景緻。


作品連年入選荷蘭阿姆斯特丹燈節的台灣藝術團隊「有用主張」,這次也在水域帶來全新大型裝置藝術作品《運用幻象-裂縫》,尺幅堪稱歷屆最大,利用坊間常見的流星燈,透過排列模擬出水流動的樣貌;而他們另件作品《運用幻象--瀑布》則延續流星燈的設計,以水為題、以光為素材,應用擬真的手法,呈現一座從天而降的瀑布。


由700,000個LED矩陣、組成3個對稱對齊的拱門的《至理名言》,創作者kit webster透過作品呈現出一系列動畫,展現光、聲、空間及時間的對稱性。陳昱榮《繾綣之花》以河流為創作主題,透過光影閃動的變化,呈現水與空氣界面間傳行的重波,如同生命生生不息,卻又回歸虛無,回歸自然。


至於已先行開展的巷弄燈區「月之美術館-漫月美行動特展」,由月之美術館虛擬館員「兔大叔」帶路,帶領遊客穿梭6條老街巷弄,探尋17件精彩創作以及3棟老屋空間。除了藝術燈區擴大水域外,徵件燈區也有別以往,全新策畫以「船說-One Piece航行計畫」為主題,今年首度規劃水上船屋,作品除了平面繪畫,也涵蓋立體裝置、影像、聲音裝置、表演藝術等,與以往觀展體驗大異其趣。


2022月津港燈節
- 活動時間:即日起2022年2月28日,17:30 ~ 23:00亮燈。
- 活動地點:台南鹽水區月津港
- 臉書搜尋:www.facebook.com/yuejinlanternfestival
- 備註:活動將視疫情做滾動式調整,前往時請先查詢相關防疫規定。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